百姓們對至尊奉若神明,有至尊的詔書,他們雙手贊成。
信奉佛祖,還不如信奉當今至尊。
是至尊實實在在地使百姓獲得耕地,擺脫奴籍。
是至尊為天下帶來棉花。
讓他們真真正正地吃飽穿暖。
一些超然的僧侶、道士,對整肅道佛運動表示支持。
他們最清楚許多敗類打著道祖、佛祖的名號,坑蒙拐騙。
更有敗類土地兼并,豢養(yǎng)佃農(nóng),行豪強之事。
這個世上有不少隱世高人。
十數(shù)萬的僧侶、道士,魚龍混雜,其中有太多投機之徒。
李瑄從錦衣衛(wèi)耳得知民間的反應后,立刻勒令道士、僧侶、尼姑自由還俗。
他知道那些輩份高的僧侶道士會倚老賣老,阻止寺廟僧人。
但李瑄允許殺雞儆猴,以儆效尤。
在李瑄看來,天下間或有神明,但佛與道,更可能是人為創(chuàng)造,生成信仰。
待整肅道佛運動結(jié)束后,讓宗正寺、禮部、戶部著手統(tǒng)計天下寺廟的人數(shù)。
以一個僧侶道士五十畝耕地去分發(fā)土地。
并令崇玄館開始減少對道觀的衣賜,節(jié)省國家的開支。
即便國家財帛空前,也要盡可能地節(jié)省,將好鋼用在刀刃上。
華夏歷三四五六年,乾元三載,元日。
武德殿。
“兒臣拜見父皇?!?/p>
新的一年,李瑄到武德殿中拜見李適之。
自李適之到達太極宮后,李瑄就將他安排在武德殿中。
一般天就會來看望李適之一次。
“七郎不用那么多禮節(jié)了。”
李適之起身,將李瑄扶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