豪強的家人,等待統(tǒng)計后,發(fā)配至河中地區(qū),充實邊境。
如河北、齊魯半島的豪強大族則往北發(fā)配,向渤海國、黑水靺鞨所建立的黑水郡。
“除賤為良和考成法,一并運行。今豪強伏法,奸佞斂跡,實乃社稷之幸,蒼生之福。朕賴眾卿輔佐,施此良策,致乾坤朗朗,海晏河清。諸卿殫精竭慮,功不可沒,當再接再厲,為大唐之盛,為萬民之安!”
李瑄威嚴地坐在大殿上,總結(jié)除賤為良的成果。
那些反對的聲音,幾乎已經(jīng)聽不到。
沒有人再說除賤為良不好。
雖然將上萬的家族打上“豪強”的標簽,但李瑄已經(jīng)是從輕處置。
一些可能是豪強的家族,因識相,又未找到證據(jù),最終只能不了了之。
但他們的心中產(chǎn)生陰影,短時間內(nèi)肯定會將腦袋縮入烏龜殼中。
李瑄也相信還有一批害群之馬未揪出來,在暗地里作威作福。
也知道個別地區(qū),因種種原因,官商勾結(jié)的腐化接踵而至。
甚至連他信任的錦衣衛(wèi),都會在某個郡縣出現(xiàn)問題。
但大唐幅員遼闊,有千山萬水阻隔,想盡善盡美是不現(xiàn)實的。
只能通過加強監(jiān)督、打擊貪污腐敗,來遏制地方貪腐弄權(quán)的氣焰。
不論如何,除賤為良運動比檢田擴戶運動激烈無數(shù)倍,更為猛烈、迅速。
“回陛下,除賤為良,功在千秋社稷。新得戶口,竟比天寶十三載的時候還要多一千五百萬人,土地更是多出上億畝,各地官府收攏的土地更多,觸目驚心。事實證明,豪強已到必定除之的地步。是圣人英明,才使大唐懸崖勒馬。臣等也不過是微末之功罷了。”
首席宰相李峴代表文武百官回應李瑄的話。
再賢明的大臣,在認知上也會比李瑄這個“未卜先知”者差不少。
除了李瑄外,任誰都未想到除賤為良外,會有如此大的豐收。
各地的常平倉、義倉都被豪強儲存的糧食填滿。
豪強的錢、絹、金銀珠寶,使國家富足。
人口與田地,壯大國家的力量。
李瑄賞賜大臣,從來都是論功勛,而非以歡喜。
以前有人討李隆基歡心,李隆基大手一揮,賞賜無數(shù)。甚至隨意加官進爵,縱容楊氏賣官鬻爵。
以至于“君輕爵位,人覬貴寵”的局面對大唐有巨大的沖擊。
現(xiàn)李瑄改變這種風氣。
“右仆射言重了。此次除賤為良,錦衣衛(wèi)、府兵、禁軍、團練、縣卒等傷亡愈八千人之多。他們是勇敢無畏的勇士,一定要像對待為國捐軀的戰(zhàn)士一樣,撫恤他們的家屬,安置傷殘的士卒。兵部尚書,此由你負責?!?/p>
李瑄將撫恤的事物交給封常清。
滅豪強后,大唐現(xiàn)在不缺乏絹錢,能妥善處理好撫恤之事。
“臣遵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