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李瑄的舉動,震驚堂主王青山。
這可是皇帝,在百姓心中勝過李世民的至尊。
竟能這樣屈身。
真如傳說中一樣,心懷蒼生。
官吏們知道,至尊一直以來踐行仁德。
哪怕上位不是很光彩,仁德之心依舊在。
特別是皇宮之中,禁止選秀。
李瑄的理由很簡單:蒼生皆苦,色比德重乎?
意思是百姓還在受苦,君王哪能不去操勞天下事,而藏于明媚后宮呢?
從三宮六院到宦官,什么宗廟社稷大事,說得冠冕堂皇,無非就是皇帝一己之私罷了!
“小郎,你叫什么?”
李瑄又問旁邊的一名小男孩,他的臉較為粗糙。
“至…尊,此孩兒不能聽,不能言。草民為他起名為王明。”
王青山向李瑄說道,語氣顫抖緊張,他只是連鄉(xiāng)試都不能的窮酸書生。
官府招募慈幼堂管理者的要求是識字,許多文人因輕賤而不愿,他因養(yǎng)家糊口而來。
幾年下來,歷經(jīng)磨難,也與孩童們產(chǎn)生感情。
在不忙的時候,用他淺薄的知識,教一些孩童識字。
“他可感受到我的聲音?!?/p>
慈幼堂是一個令李瑄難過的地方,他起身吩咐禁軍大將軍薛錯:“去殺兩只羊,燉肉給孩子們吃?!?/p>
“遵旨!”
薛錯退下去吩咐。
安撫一番小孩兒,他又在王青山的帶領(lǐng)下,進(jìn)入內(nèi)屋,看望簡陋房屋內(nèi)的嬰兒。
沒有母乳,狀態(tài)不是很好。
“現(xiàn)慈幼堂有多少孩童,歲數(shù)幾何?”
李瑄向王青山問道。
“回至尊。咸陽慈幼堂自天寶七載建立,彼時已收攬棄嬰。歷經(jīng)多年,現(xiàn)慈幼堂有嬰孩七十八位,最小者月余,最大者已十歲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