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個宰相,都是士族大姓。
但士族之間矛盾重重,只是同姓,而非同意志。
如楊綰這種,李瑄招募他的時候,他為窮得連路費都沒有。
還是他的親戚合力給他湊足到隴右的盤纏。
宰相深受李瑄的信任,他們?nèi)舨荒苋啻笫?,他會毫不猶豫地將他們換掉。
“臣贊同陛下的決議,沒收籍外之田,治標(biāo)不治本。勒令豪強除賤為良,才能震懾天下五十年?!?/p>
盧奐也同意,出仕多郡的他感同身受。
他沒有李瑄的剛強,但對地方殘害百姓的痛恨是一定。
盧奐話落后,劉晏和裴遵慶又紛紛表態(tài)。
犯罪者理應(yīng)懲罰。
他們是變革派,以“大人虎變”和“君子豹變”自居。
因顧忌影響,而輕拿輕放,姑息地方豪強大族,使千萬百姓受苦受難,他們就不配為宰相了。
而且他們了解李瑄。
想說服李瑄,
天子巡狩,大醫(yī)
有宰相們的支持,李瑄開始除賤為良的籌備。
等錦衣衛(wèi)在郡縣宣傳到位后,李瑄會立即開始行動,不給豪強大族過多的準(zhǔn)備時間。
李瑄又將召兵部尚書封常清、兵部侍郎張興和岑參,與宰相們一起商議組建南方的都督府。
平定安祿山叛亂的時候,李瑄派遣心腹將領(lǐng)以剿滅漏網(wǎng)之魚的名義南下。
現(xiàn)已到達(dá)駐地,已完成招兵。
李瑄也在調(diào)遣戰(zhàn)馬和盔甲、兵器南下。
李瑄在洛陽的時候,天下除了柘枝這個從三品的都督府外。
還先后確定十五個正三品都督府。
其中,蜀郡都督崔圓,因抵抗吐蕃不利,將他革職,以麾下名將來瑱入川代替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