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往今來,有他這么窩囊的太子嗎?
最悲哀的是,他連血濺五步的能力都沒有。
也沒有大喊“冤枉”的勇氣。
唯有壽王李琩心中痛快,嬌妻被父親搶走,是個男人都無法忍受。
夜半宴歸更漏永,薛王沉醉壽王醒。
更難以忍受的是他還得被迫參加一次次大宴,與昔日的妻子相見。
李琩的母親武惠妃曾為李琩掃平障礙,使他距離太子僅一步之遙。
接下來,李琩經(jīng)歷人生的過山車。
母親病死,與太子位置失之交臂,妻子被搶。
但他敢怒不敢言,只能裝成綠頭烏龜,生怕被李隆基處死。
反正他這輩子也就這樣了,能看到李隆基遭受報應(yīng),是他最近幾年最快樂的時光。
在另一側(cè)的大臣們,素質(zhì)就比較高了。
李峴作為宰相,引領(lǐng)全場。
凡李瑄的心腹,必然遵從李瑄的意志。
一部分跟隨李瑄的官吏,不支持,不反對。他們只是想跟隨李瑄一起中興大唐。
也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者。
他們要眼睜睜地看著長安上方更換太陽。
“陛下至……”
“秦王至……”
在無數(shù)官吏、權(quán)貴交織復雜心思的時候,贊禮官高聲呼唱。
李瑄扶著李隆基從太極殿走出,逐漸來到文武百官、王公貴族的視野之中。
許久未見李隆基,他更加蒼老,滿頭銀發(fā)如雪一樣。
李瑄則已更換好太子華服,頭戴冕旒,步伐沉穩(wěn),氣度不凡。
這不似一個儲君,倒像是睥睨天下的君王。
“拜見陛下,拜見秦王……”
眾人向李瑄和李隆基行大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