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被正面失敗,而是帶著不甘心退出。
這段時間,流言蜚語太多,三人成虎下,人心渙散。
甚至還出現(xiàn)中原兵馬逃離大軍的情況。
阿史那承慶下令將逃兵當眾斬首,以圖震懾,卻引起更大的恐慌。
十幾萬大軍的精神如弦一樣繃緊,壓抑到極點。
崔乾佑也知道自己不得不退回洛陽,否則洛陽失守,他們孤軍必然崩潰。
在不知不覺中,大燕的兵力落后大唐太多。
且在戰(zhàn)略上沒有一絲一毫的主動。
“元帥,撤軍之時,除了防止唐軍追擊,還要防備諸軍潰散?!?/p>
張通儒向崔乾佑提醒道。
看到此情此景,他有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。內心十分苦澀。
張通儒的祖父張仁愿,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,在大唐婦孺皆知。
張仁愿統(tǒng)軍號令嚴,賞罰明,御敵有方,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名將,時人將之與李靖齊名。他為相期間,重用賢才,禮待同僚,所舉之人,多至顯貴。
在張仁愿死后,人們?yōu)樗㈧魪R,一年四季祭祀。
這樣出將入相的人物的孫子竟然是叛賊。
其實張通儒也想過“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”,只要他輔佐安祿山平定天下,他的祖父并不會蒙羞,反而會因他榮光。
可現(xiàn)在一切都晚了,追悔莫及!
“本帥會在陜郡山道,留有伏兵,防守唐軍過兩京古道?!?/p>
崔乾佑回答張通儒。
“同羅、靺鞨等部,產生明顯不滿的情緒,也要提防!”
張通儒又向崔乾佑說道,縱然心灰意冷,現(xiàn)在還是要以保住身家性命為主。
“我也看出同羅的消極,但現(xiàn)在他們別無選擇。沒有我大燕,他們無法突破唐軍的封鎖回到東北?!?/p>
崔乾佑自信地說道,算計不過李瑄,但這些胡兒他還是能拿捏的。
“元帥,撤回靈寶山地的時候,您準備讓哪些軍隊斷后遏制險要?”
張通儒又拋出這個問題。
讓靺鞨、室韋等胡部斷后,想都不要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