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越來越遠,眾人逐漸聽不清楚了。
此時,大唐中一片寂靜。
“我們創(chuàng)造歷史,不要聽這種不相干的話?!?/p>
李瑄又笑著向眾人說到,沒有絲毫影響。
眾人這才恢復如初。
他們感覺李瑄深不可測,將來不知道要走哪一步。
李瑄向他們詮釋了什么叫不怒自威,哪怕是李瑄最信任的人,也不知道李瑄的真實想法。
但李瑄又有魅力,讓將士為他效力。
“回李帥,隴右軍中,您的老部下甚多。當立即挺軍出河西走廊,與隴右軍會師?!?/p>
車神塞見氣氛緩解,說出自己的想法。
一鼓作氣收服隴右軍,調(diào)隴右諸胡,合漢胡大軍三十萬,以河隴為根基,進可攻,退可守。
“大軍先在涼州城周圍休整。我會秘密派遣使者,向隴右諸軍使、守捉使傳信,共謀大事?!?/p>
李瑄沒有采納車神塞的意見,決定稍稍緩一緩。
李適之和李奕被接入莫門軍后,會被保護起來,必要的時候,還有白蘭羌王相助,李瑄不必擔心。
隴右王難得被調(diào)往長安,群龍無首。
李璬即便到來,也無力指使河隴諸軍去攻擊莫門軍。
李瑄之所以選擇暫緩東進,是因為他覺得一旦他東進,李隆基就會離開長安,跑到更安全的劍南,依托蜀道,遙控平叛。
離開長安,棄百姓而逃的皇帝,還是天子嗎?
那時李隆基的威望將降低到冰點。
但李隆基絕對不能因為李瑄棄長安離開。
只能因為安祿山而逃離。
那才是李瑄登場的最佳時機。
李瑄不想留李隆基到劍南,更不想使李亨至靈武。
這會超出李瑄的掌控,所以李瑄最好要截住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