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吩咐程將軍,步兵停止南下圍堵薩末鞬城,原地布陣,防止大食騎兵狗急跳墻!”
李瑄讓傳令兵向程千里傳達命令。
步兵行軍的時候,最容易露出破綻。
既然大食主動迎戰(zhàn),步兵再圍堵薩末鞬城沒有意義。
等戰(zhàn)勝大食騎兵,再對付薩末鞬城。
薩末鞬城都是步兵,不可能長翅膀飛走!
至于李瑄“神往已久”的呼羅珊總督,跑就跑了,李瑄不會在意。
因為李瑄已經(jīng)決定復(fù)國薩珊波斯,必然要去呼羅珊行省的首府木鹿城。
與此同時,李瑄周圍的傳令兵傳遞令旗,讓諸部陣型再次分開間距。
同時,鐵騎向后,輕騎布前。
四萬五千騎,已經(jīng)鋪開數(shù)十里,并向方圓百里開展。
加上安西、北庭,李瑄麾下騎兵的國家超過百個。
雖然國度眾多,但李瑄的陣型,以河中、尉遲勝麾下、突騎施諸部、葛邏祿、安西軍、北庭軍區(qū)分開。
沒有人敢違抗李瑄的命令,打馬虎眼。
因為在他們眼中,天將軍的軍令如同圣旨,馬鞭東指,絕不向西。
那密水淺,騎兵趟著過去,投鞭斷流。
唐軍騎士眼神森然,氣勢洶洶,每一人臉上都寫著堅毅,他們追隨著他們的主帥。
李瑄計劃就在這那密水一帶平丘,對大食近衛(wèi)軍完成殲擊。
唐軍鋪動,使周圍粟特國度松一口氣。
粟特諸國紛紛出動僅有的騎兵策應(yīng)。
他們要將大食的鮮血,流在昭武故地。
正午之時,渾瑊率領(lǐng)方陣前鋒騎兵,于一片沙地,遇到一支百人的突厥奴大食游弋隊。
飛馬追逐之間,渾瑊猛馳五箭,突厥奴五人落馬。
身后唐騎隨伍,電閃奔射,突厥奴應(yīng)弦而倒!
是以大懼!
渾瑊一路追擊,看見黑色旗幟遮天蔽日,鐵甲騎兵,人喊馬嘶,無邊無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