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彭年善于剖析,只治吏的才干。
“辦公時間,諸位不必多禮?;匮瞄T處事吧!”
李瑄讓李彭年和裴遵慶等吏部官吏免禮。
他初來乍到,許多事情還需要了解。
一般兼任尚書的宰相,都會把本部尚書事,托付給侍郎。
李瑄雖然不任中書、門下,但他需要推行新法,一定比左相右相還忙碌。
而且李瑄不相信李彭年。
因為李彭年與李林甫關系非常好,是靠攏李林甫的一員。
畢竟李林甫曾任吏部尚書,是李彭年的頂頭上司。
原來的吏部侍郎宋遙和苗晉卿因“曳白”事件被貶出長安后,李林甫就把吏部的事情交給李彭年。
李瑄又不能無緣無故免去李彭年的職務,所以要暫時坐鎮(zhèn)吏部。
實在不行就再推薦一名吏部侍郎,逐步架空李彭年。
在眾官吏的擁護下,李瑄進入吏部衙門。
李瑄仔細聽李彭年為他介紹的吏部事宜。
雖李彭年與李林甫關系甚好,又在心里反對李瑄的新法,但表面上他必恭必敬,說話客客氣氣。
李瑄連李林甫都敢當朝去懟,更何況是一個侍郎。
“新法即將推行,以后吏部的考核,新法也要算入。”
李瑄聽完匯報以后,向李彭年說道。
“遵相公之命!”
李彭年非常識時務地點頭。
只要李瑄在吏部,不論吩咐什么,他就會干什么。
但在朝堂上,他會跟隨李林甫。
這樣雖然會很難受,但只要不被李瑄揪住把柄,李瑄就拿他沒辦法。
李瑄也心知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