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又不想如李世民一樣受人稱贊呢?
克紹箕裘,李隆基認為在此次大戰(zhàn),盡擁黃河后,他可以比肩曾祖父。
開元盛世,不單單是時代的頂峰,還有一種盛唐氣象。
杜甫、李白、王維、孟浩然、王之渙、張九齡、高適、王昌齡、岑參、賀知章、吳道子、張旭、顏真卿、懷素、陸羽、張若虛、韓翃、張說、崔顥、常建、韋應(yīng)物等等。
與其說文學(xué)巨匠為李隆基增加聲望;倒不如說李隆基鼓勵詩體改革,為詩人創(chuàng)造這樣的環(huán)境。
沒有開元天寶這些詩人點綴,唐詩注定不會完美。
觀看李瑄上表的奏書,李隆基如癡如醉,連案前擺放的珍饈,他都一動未動。
天色黑暗,月華如練,曲江星辰滿天,與萬千花樹所映襯。
高力士掌燈到深夜,李隆基才放下奏折,打了一個哈欠。
“我為皇帝以后,從無今日之興。力士,你覺得歷史上哪次戰(zhàn)斗,能比肩大非川之戰(zhàn)?”
李隆基將手放在案上,向一邊守候的高力士詢問。
“七郎殲敵三十多萬,皆為戰(zhàn)兵,還擒獲吐蕃贊普,古代也只有長平、昆陽、淝水可以比擬?!?/p>
高力士縱然等了數(shù)個時辰,依然心平氣和。
“邊軍斬俘三十三萬,卻只陣亡一萬多人,而附屬大唐的諸胡部不過死傷數(shù)千人罷了。看看七郎得到的戰(zhàn)利品,即便給死傷的勇士撫恤,給立功的士兵重賞,我們還能余下許多。國家的財富非但沒有下降,反而更豐盛了。我也覺得只有長平、昆陽、淝水這種決定命運的戰(zhàn)爭可以比擬。七郎真可謂國家的肱骨!”
李隆基給與李瑄最高的評價。
李瑄上報的戰(zhàn)利品數(shù)量,讓李隆基第一次看到戰(zhàn)爭帶來的豐盛。
從金銀珠寶,到馬牛羊等牲畜,再到兵器、盔甲、糧食、銅鐵、皮毛、絹麻。
還有許多人口資源。
李隆基以后不用再擔(dān)心囊中拮據(jù)。
他有無盡的財寶可以揮霍。
“圣人英明!”
高力士微微頷首。
“臥榻之側(cè),豈容他人鼾睡。這是七郎的筆跡,話語甚妙。一百多年來,大唐與吐蕃戰(zhàn)斗不止。隴右百姓沒有生計,皆因吐蕃狼子野心。力士認為吐蕃會不會以番邦的禮節(jié)朝拜?”
李隆基又向高力士問道。
雪域高原是苦寒之地,唐人難以適應(yīng),如果吐蕃臣服,自降稱號,年年獻上大量的馬牛羊,便可以放他們一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