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是到沙漠的邊緣,風沙越小,士兵們已經(jīng)騎上馬。
他們相信李帥所說,這是上天在助他們。
到沙漠邊緣的時候,李瑄派遣斥候營探馬打扮成回紇騎兵,由南霽云、李晟親自率領,去探查敵軍的位置,其中還有一些會說回紇語言。
大軍則在沙漠邊緣修整,等待。
兩天后。
南霽云回來,用地圖將敵人的確切位置畫出來。
在得知回紇已經(jīng)“閱兵”到白亭海北面八十里后,李瑄立刻展開布置。
他們在回紇的東北位置,距離回紇還有一百多里。
李瑄讓軍隊分開布置,像一張大網(wǎng)一樣,向回紇騎兵兜去。
兩千重步兵,兩千弩兵,一千陌刀將,在車神塞、張興的率領下,前往回紇最可能逃跑的幾個高坡溝壑布防。
雖然距離回紇后方二百里,但那個距離是最容易埋伏到敵人的位置,且一定可以截留大量的回紇潰兵。
其他方位,沒有那么巧妙的地勢。
一旦被唐軍鐵騎沖鋒,敵軍數(shù)量五萬,他們肯定堵不上,必然有一大部分逃跑。
埋伏的陌刀、重步兵、弩兵,又可以截留大量戰(zhàn)果。
而且李瑄接下來的布置,有“網(wǎng)開一面”,讓回紇往埋伏的地勢跑的意思。
李瑄令辛云京率七千臨洮軍輕騎,游射回紇左翼,讓李朱師率五千赤水輕騎,游射回紇右翼。
由南霽云率領五千臨洮精騎,從后方直接沖擊。
由荔非元禮率領五千赤水精騎,從側后方?jīng)_擊。
由安重璋率領一千重甲騎兵攔腰直沖。
由荔非守瑜率領一千跳蕩精騎,負責攔截摧鋒。
李瑄將諸將叫到身邊,在地圖上標注方位,什么時候休息,什么時候出發(fā),什么時候到達指定位置,都有嚴格的要求。
諸將不敢懈怠,牢牢記下。
重步兵、陌刀軍、弩兵所處位置較遠,最先出發(fā)。
依舊從沙漠繞過去。由新泉軍副使帶路,李瑄讓劉單也一起隨行。
一旦暴露在主要道路時,一人四馬的大動靜,必然會被回紇探馬查到,屆時他們會將這消息告知回紇大部。
李瑄必須掐好時間,讓回紇騎兵撤退的時候,將其截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