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勞了!”
李瑄點頭。他的琴技雖然一般,但他也想看看司馬承禎譜的樂曲如何。
與青山子拜別后,李瑄向范云詢問:“觀主可知終南山一名叫李泌的隱士在哪?”
“李泌……聽說是一名神童,也來過宗圣觀,但終南山大,他具體隱居在哪,我也不知?!?/p>
范云沉吟片刻,搖了搖頭后,又向李瑄提醒:“入山中,有不少隱士,他們常互相往來?!?/p>
得到這個答復,李瑄帶著親衛(wèi)離開宗圣觀。
他們的馬匹先放在宗圣觀,等歸來時再騎。
李瑄從另一側,來到一個山谷,前往“隱士”的居住區(qū)。
一路上,李瑄見過許多豪華的莊園別墅。
也不知道這些屬于哪些王公大臣的,亦或者是哪個宦官的。
終南山的隱士形形色色,分為很多種。
有的是懷才不遇的文人,有的壯志未酬辭官歸隱者,有的是慕佛、道之人,有的是淡泊明志的隱士……
另外,每年秋冬,成千上萬的讀書人從五湖四海而來參加科舉考試??婆e結束后,這些人往往不急于回鄉(xiāng),而是留在終南山。
文人們喜歡選擇在山林中讀書,追求些許靈感,有些文人暫住在終南山的寺廟,如果落第,他們會復習等待來年。
“敢問有無認識李泌?”
李瑄找到一處茅草屋頗多的山谷,向他們詢問。
問了好幾戶,終于有一名道士說道:“是那個相信追逐長生不死的李泌嗎?”
“不錯,就是他。閣下也是道士,難道不想長生不死嗎?”
李瑄面露喜色的點頭,問這名道士。
這種不加入道觀,獨來獨往的道士,在終南山不少。
在開元天寶崇尚道教的風氣中,道士太多了,他們像司馬承禎、吳筠一樣名動天下還是很難的。
“道家修生養(yǎng)性,大多道者都不是在追求長生不死,李長源太癡迷了。”
這名道士搖了搖頭。
“請問道長,李長源在何處?”
李瑄這才向道士問到。
每個人信念不同,當李泌覺得長生不可得的時候,才會選擇入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