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已經(jīng)膽寒。
唐軍一路沖殺,等天亮的時候,已經(jīng)打穿孔道。
哈河千戶長腳底抹油,早已逃之夭夭。
“李帥,這些牦牛可惜了!”
看著孔道內(nèi)一片狼藉,南霽云感嘆一聲。
牦牛大部分都燒死,或者被吐蕃士兵刺死。
“戰(zhàn)士們可少犧牲,損失千匹牦牛不算什么!”
李瑄覺得這次火牛陣算天時地利人和。
千察孔道是一個沙漏形,南面窄,北面寬闊。
正好使火牛陣發(fā)揮。
而且吐蕃士兵被李瑄繞道的信息麻痹,他們巡夜的探馬,又未及時反饋消息。
再加上他們出于對李瑄麾下騎兵的恐懼,才會敗得如此徹底。
如果李瑄面對這種情況,會在火牛沒到來之前,在孔道中心的開闊地組陣面對火牛。
這樣最起碼不會敗得這么慘。
一千多吐蕃士兵死傷,還俘虜一千余名吐蕃士兵,剩下的吐蕃步兵逃竄。
那些步兵,不可能再阻擋李瑄前進。
李瑄下令高適帶著大部隊來千察孔道。
夜晚時到達。
出千察孔道后,休整一晚,士兵們對牛肉又煮又烤,吃個痛快。
離開的時候,盡量攜帶上所有牛肉,這段時間繳獲的戰(zhàn)馬超過六千匹。
雖然吐蕃的俘虜有一千多名,但他們只能老老實實地趕馬。
反抗者會被毫不猶豫的處死,以震懾其他。
……
“真乃神人!”
當沒廬·窮桑倭兒芒知道李瑄用火牛陣大破哈河千戶所的步兵后,再次發(fā)出和沒廬·諧曲一樣的感嘆:“此子不亡,我軍如何進入河隴之地?”
“大論,雖要與大唐求和,但雙方即便求和,也會隨時撕破盟約,為防止明年李瑄進攻青海、石堡城、九曲等地,我們必須從諸千戶所抽取兵力,以便于及時支援。李瑄用兵,迅疾如風,如果不早做準備,可能會像今日一樣,兵力捉襟見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