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轟隆?。 ?/p>
吐蕃騎兵看似氣勢洶洶地向李瑄沖過來。
李瑄自然不可能進入吐蕃騎兵的射程之內(nèi)。
他驅(qū)馬后退,火云馬絕世無雙,它只是沖刺的能力不如汗血寶馬,甩開這些吐蕃騎兵輕而易舉。
李瑄始終將步伐保持在一百步外,一箭射出,立刻從弓囊中取箭。
每過兩個呼吸,就會將一支箭矢射出。
每當李瑄回頭彎弓,吐蕃前排的騎兵,皆汗毛炸起。
李瑄例無虛發(fā),箭矢在百步外,能刺穿鐵甲,讓他們憤怒的同時,又十分畏懼,也顯得無力。
當他們距離唐軍只有一里的時候,李瑄突然舉手。
像是號令一般,一百多名騎兵疾馳沖過來。
“不好!唐將在引誘我們,快調(diào)轉(zhuǎn)馬頭!”
一名吐蕃百夫長臉色大變,他們被李瑄搞上頭了。
但突然在沖刺中停下,又要調(diào)轉(zhuǎn)馬頭,怎么可能躲過不足一里的唐軍?
況且在吐蕃調(diào)馬與唐軍拉開距離的時候,李瑄又回馬追擊。
在射程之內(nèi),必將敵人落馬。
頃刻間,神策隊距離吐蕃騎兵只有數(shù)十步,紛紛游射。
半刻鐘不到,吐蕃就只剩下數(shù)十騎。
唐軍的戰(zhàn)馬因負鐵甲難以追上,李瑄一騎猛馳,拉進距離,接連射箭。
最后只有十幾騎,分散逃離。
這樣李瑄就不好追了!
吐蕃的箭矢、馬匹,都被唐軍引入隊伍中。
李瑄還在吐蕃的馬上,找到十來支標槍。
唐軍有更厲害的強弩,并不會用標槍。
李瑄將標槍也帶走,他的力量可以使標槍威力更強大。
唐軍由于馬匹不能快速奔跑,只以慢步狀態(tài),還要催促牦牛,半天時間只行進三十多里路。
李瑄以南霽云率騎開道,接連有吐蕃游騎,被追上射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