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漢人奴隸已經(jīng)明白,是朝廷派兵來拯救他們。
他們不知是喜是悲,不斷地流下眼淚。
李瑄看到果然有十來歲的孩子在筑城,他們耳朵凍裂,臉凍得烏青,穿著單薄的衣服,在風(fēng)中不時抖動。
能看出他們露出的手背,已經(jīng)裂傷,哪怕動一下力氣,都會感覺疼痛。
吐蕃士兵根本沒有把漢人當(dāng)人。
兩國現(xiàn)在血海深仇,大唐也是一樣,上次皇甫惟明為報復(fù)吐蕃屠達化城,進攻九曲的時候殺死數(shù)千名吐蕃百姓。
“我們來拯救你們,你們?yōu)楹螞]有感覺高興?”
李瑄納悶,問一名看起來四十來歲的漢人。
“我開元十六年被劫來,家人都死完了,能解救出來,我也已經(jīng)很高興了,希望將來能死在漢地?!?/p>
那漢人雖然如此說,但充滿怨氣。
開元十六年,吐蕃大論、名將韋·達扎恭祿,為鞏固自己的權(quán)威,入侵大唐。
韋·達扎恭祿一路勢如破竹,攻陷瓜州,俘虜瓜州刺史田仁獻,甚至連節(jié)度使王君的父親王壽都被抓起來。
許多州民被殺害,更多被擄走至吐蕃。
此男子正是那時候被俘虜。
他的命很大,從年輕人熬到中年,一起俘虜?shù)娜?,因勞役而快死完了,他還能活著。
“遺民淚盡胡塵里,北望王師又一年”,普通人沒有詩人那樣的情懷,感受不到國家的恩德。怎么可能不怨恨自己的國家?
李瑄聽到這句話,也感覺羞愧。
因為他知道當(dāng)時河西節(jié)度使王君知道自己父親被抓后,登上城樓,面對西方哭泣,不敢出兵。
使韋·達扎恭祿得寸進尺,進攻常樂縣,玉門軍,不斷掠奪糧食、軍資,又擄走百姓。
李瑄很不齒王君,主帥當(dāng)?shù)竭@個份上,還不如死了算。
當(dāng)時王君可是同時兼任河西、隴右節(jié)度使,掌握十幾萬兵馬。
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,韋·達扎恭祿因為這一戰(zhàn),功高震主。被尺帶珠丹用一個非常蹩腳的理由處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