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啟稟圣人,臣以為應該督促李將軍,將下一處戰(zhàn)略定為石堡城,只有占領石堡城,我大唐才可進退自如?!?/p>
李林甫則不然,這兩年李隆基一直對他提及石堡城,他以為李隆基最希望將石堡城攻下來。
這么說,是在討好李隆基。
勝利也有他一份功勞。
如果李瑄攻不下這堅城,就可以打擊李瑄的聲望,讓圣人對李瑄產生質疑。
“右相,宰相不單處理政務,還需參與軍機,你還是要多讀讀兵法??!石堡城是山城,哪有那么容易進攻的?”
李隆基聽到李林甫的話,給他當頭一棒。
他先被李瑄灌輸“石堡城無用”的理念,再聽到進攻石堡城城的言語,自然會覺得李林甫軍事能力欠缺。
比起石堡城,李瑄把九曲、青海,作為戰(zhàn)略目標,更合他的心意。
“圣人息怒,臣知錯,臣的謀略不如圣人十一,一定會去好好攻讀孫吳。”
李林甫誠惶誠恐地向李隆基一拜。
他百思不得其解,圣人之前明明很在乎石堡城,怎么突然因此而斥責他。
不過李林甫是聰明人,他謝罪的同時,吹捧自己謀略不如李隆基一成,讓李隆基沒有再責怪李林甫。
如果沒有和李瑄深入交流,他也會要求邊帥盡早拿下石堡城。
韋堅在一邊強忍住沒有大笑,他拜相以來,第一次看到李林甫吃癟,心中快意浮現。
他嘲諷李林甫不懂裝懂。也自認為自己明智,不知就是不知。
“七郎立此大功,我正式任命他為節(jié)度使,派人授予旌節(jié),群臣不會再有意見吧?”
李隆基向兩位宰相說道。
“圣人英明,理當如此!”
韋堅想也不想就回答道。
“圣人英明,李將軍功當如此!”
李林甫縱心中難受,也不得不附和。
“明日早朝,就由右相提擬吧!”
李隆基讓李林甫明天早朝時帶頭表奏。
“遵旨!”
李林甫還能說什么,只能順著李隆基的心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