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瑟瑟是一種寶石,大唐稱其為玉字告身。
金涂銀是吐蕃詞匯頗羅彌的翻譯,大唐一般稱其為金涂銀告身。
告身是一個牌子上鑲嵌金石銅鐵等,掛在身上顯著的位置上,有的會不要牌子,戴在手臂上。
哪怕是最普通的鐵字告身,也只有勇士可得。
一般金字告身都是吐蕃的萬夫長,以及吐蕃軍中大將,且必須是貴族出身。
另外吐蕃與大唐的邊境處,也以千戶所設(shè)有軍,有類似于軍使、節(jié)度使的官職,大唐將其譯為軍使、節(jié)度使。
吐蕃軍使也有可能有金字告身。
所以李瑄才會吃驚這游俠會說這樣的話。
哪怕是次金字告身,也能以此獲得豐厚的戰(zhàn)功。
“我明白,三個月內(nèi),我必獻(xiàn)上金字告身,成為李帥的侍從?!?/p>
青年鄭重地說道。
“以個人而言,這是難如登天的事情,不需因?yàn)槌蔀槲业挠H衛(wèi)而鋌而走險(xiǎn),要珍重自己??!”
李瑄看這青年勇氣可嘉,遂勸他一句。
“這不算是難如登天。請李帥等我消息!”
說完,青年扭頭離開。
李瑄搖頭笑了一下,成年人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(fù)責(zé)。或許這年青人覺得不可能,中途就放棄了。
“李帥,他是名動河隴的游俠廖崢嶸,據(jù)說他的劍術(shù)快若閃電,勢如雷霆,無人能敵!”
一名曾經(jīng)游蕩在河隴的親衛(wèi)向李瑄說道。
“廖崢嶸有什么事跡,能名動河西、隴右?”
李瑄好奇地詢問。
“回李帥,開元二十九年時,吐蕃一隊(duì)騎兵入境,追擊逃難的百姓。他引誘吐蕃騎兵下馬,殺了十幾個吐蕃士兵,又從容離開?!?/p>
這名親衛(wèi)回答道。
“廖崢嶸既有此事跡,他為何不告訴我呢!薛錯,去將廖崢嶸追回來,我以他曾經(jīng)的義舉為由,召他為親衛(wèi)!”
李瑄向薛錯吩咐道。
“遵命!”
薛錯領(lǐng)命策馬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