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單領命道。
過兩天的宴會上,李瑄會帶劉單與諸軍使認識。
現(xiàn)在劉單要先熟悉節(jié)度使事務,李瑄吩咐小事自己判,大事和軍令由他親判。
劉單很珍惜這次機會,上任后白天處理事務,晚上了解當?shù)仫L俗人情,觀看每一處區(qū)域的山河地圖。
希望將來能為李帥獻出有用的計策。
五日過,所有的軍使齊至。
河源軍使王難得,安人軍使張守瑜,白水軍使楊景輝,鎮(zhèn)西軍使安思順,寧塞軍使蘇法鼎,積石軍使李廣琛,莫門軍使鉗耳大福,綏和守捉使高鍇,威戎軍使陳章等等。
李瑄率先宣讀將王難得任為臨洮軍使,將荔非元禮任河源軍使。
諸將很遺憾,他們都知道王難得名氣大,作戰(zhàn)勇猛,連圣人都召見過,并封為金吾將軍。也沒有什么不服的。
當然,也不是哪一個軍使都盯著臨洮軍的位置。如振威軍使、威戎軍使,他們管兵只有一千,寧塞軍使更是只管五百人,連守捉使都不如,定不敢期盼高位。
安思順資歷很老,隴右大半軍使輪著當,他倒是沒什么怨言,只是苦于沒有機會升遷。
“我新節(jié)隴右,今與諸位見面,是統(tǒng)籌諸軍之事,諸軍分鎮(zhèn)東西,抵御吐蕃,然失地未收回,始終是我們這些邊將的恥辱。圣人令我為帥,只有一個目的,那就是徹底收回失地,將吐蕃扼制在高原之上,不得北望。希望諸軍能統(tǒng)訓軍隊,隨時聽候調遣?!?/p>
李瑄向眾軍使說道。
“我等謹遵李帥之令!”
諸軍使起身一拜,他們都有預感,在皇甫惟明調走,李瑄節(jié)制隴右,會有大動作。
天寶年間,是圣人立志要開疆擴土的年代,誰都想立下軍功,榮華富貴。
而后的三天時間,李瑄都與諸將討論軍機。
現(xiàn)在即將八月,快到出兵的季節(jié)。
或許是吐蕃出兵寇邊,邊境上的戍堡,要時時刻刻監(jiān)視吐蕃的動靜,一有情況,立刻派人稟告府衙。
李瑄向眾將承諾,如有破敵良策,盡可上言。如立大功,他會上奏圣人,加官進爵。
同時,李瑄要求軍中嚴格軍紀,會派遣巡官巡視諸軍,如有軍紀不規(guī),欺凌百姓,輕者罰主將,重者免主將職。
李瑄還要求主將操軍,名列前茅者獎勵肉食、絹錢,提震士氣,使士兵勤于訓練。
在隴右諸屯區(qū),李瑄要求士卒自勉。
每一軍最少要自足七成的糧食。
如有屯田更多,皆獎勵絹錢。
軍中的器械李瑄也效仿王忠嗣一樣,由軍吏督導,在兵器上寫上使用者的名字。
若無緣無故損壞丟棄,軍法處置。
李瑄嚴格要求諸軍的賞罰制度,有功必賞,有過必罰,功過不可相抵。
主將不得妄殺士兵,即便是死罪,也要上報府衙。
如有“意外死亡”,李瑄會派遣推官去調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