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騎火云馬飛掠,將一名名錯過的吐蕃騎兵刺死。
親衛(wèi)隨李瑄猛沖,過來的吐蕃騎兵,幾無反抗之力,就被全部刺死。
“這是唐軍猛將。他們只有十幾騎,終會有窮盡,先殺死他!”
另一名千夫長雖驚于李瑄的武力,但李瑄明顯就是要沖陣。
自李瑄從側(cè)翼而來,他們必然無法擺脫。
雖李瑄率親衛(wèi)殺死一名的千夫長,但吐蕃輕騎堅信李瑄人少,是螳臂當車,不自量力。
他們一起圍攻,必能片刻間殺死李瑄。
然后他們再想辦法擺脫唐軍的輕騎。
“大丈夫建功,當九天攬月,氣吞山河,何懼千軍萬馬!就在今日,隨本將沖陣!”
“死生從將軍!”
李瑄一聲長喝,率親衛(wèi)挺身入陣。
親衛(wèi)們皆回應,目光灼灼。
將軍是他們的膽氣所在,有李瑄在,別說一千多輕騎,就是萬騎他們也敢笑談沖陣。
“噗嗤!”
李瑄一馬當先,直刺一名吐蕃騎兵。
依然被李瑄挑起來扔出去,砸數(shù)人落馬。
隨后,李瑄一連挑飛七八人,皆扔在他們的前方,將吐蕃騎兵打散。
當吐蕃騎兵越來越密集的時候,李瑄不再挑人,開始用馬槊鏖戰(zhàn)。
笨重的馬槊,被李瑄如槍一樣揮舞。或刺、或劈、或掃,阻攔李瑄者,必被李瑄擊下馬。
不論是百夫長,亦或者大五百,都不是李瑄一合之敵。
他摧鋒陷陣,一往無前,雖吐蕃驍勇不懼死,然李瑄屢屢重擊。
殘陽如血,映照戰(zhàn)場。
沐浴霞光的李瑄遍身染血,愈是深入敵陣。
或十數(shù)矛攢刺李瑄,被李瑄一槊猛揮,敵矛皆飛。
或長刀想避李瑄的馬槊,近身李瑄。但李瑄回槊,以槊抽擊,必將其擊飛。
一大五百長讓麾下牽制李瑄親衛(wèi),他想借助戰(zhàn)馬的力量從背后偷襲李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