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會一直持續(xù)到下午,隨著李龜年最后一曲結(jié)束,眾人恭送圣人和娘子離開。
從這一日起,楊玉環(huán)開始正式的出現(xiàn)在人們視線中,就等著圣人冊封。
宴會散去,在宮人的指引下,大臣們相繼離開。
次日,李瑄與李白、王昌齡相約,去龍首原郊游,竟日而歸。
正月四日,正式上班。
李瑄也得上朝,繁瑣的儀式,不太適應,而且武將上朝頗為無聊。
一大早不到卯時就要起來,上午巳時才能回來。
于是李瑄在正月初七時上稟,希望立刻去平定海賊。
圣人同意,令十日出發(fā)。
同時,賀知章因病為由,辭官還鄉(xiāng),度為道士,舍本鄉(xiāng)家宅為道觀,求周宮湖數(shù)頃為放生池。李隆基詔令準許,又賜鑒湖一曲。
李瑄最后和裴晃、裴胄游玩一天,又去王維那里學習一日樂器后,準備率左千牛衛(wèi)離京。
問擒拿海賊之策
“七郎為何要這么急著離開?”
送李瑄出長安的路上,李適之問道。
剛回來沒多久,就要馬不停蹄去討賊,李適之很不舍。
“只爭朝夕!”
李瑄確實想抓緊時間立功,還有就是親朋好友都聚過,沒必要再浪費時間。
此時的李瑄,穿著漆黑如墨的山文將甲,還有特殊的紋路點綴,兜鍪華麗,比之前的山文甲更威武霸氣。
“吳令光盤踞臨海等郡八年之久,為人一定小心謹慎。海上不比草原,萬事要小心!”
李適之不再多說。七兒有大志向,心思縝密。
除了戰(zhàn)場上身先士卒外,其他哪里都讓李適之放心。
戰(zhàn)斗躍馬在前,李適之勸不住,只能相信李瑄的勇力,能一直碾壓敵人。
“父親放心,行軍需要一個多月,足夠我想辦法?!?/p>
遠征三千里,雖然全軍騎馬,但李瑄不指望那群禁軍急行軍。
一日行進八十里,算十分不錯了。
出長安城的通化門,一萬千牛衛(wèi)禁軍已經(jīng)就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