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事全部托付,這是何等的信任?
那時候的李林甫是權(quán)勢的最高峰,誰敢上書勸諫,奏折沒到李隆基手里,就被李林甫派人亂棍打死,如趙奉章一樣!
“長安官吏犯法貶到地方后,他們就能老老實實為百姓做事嗎?”
對于這一點,李瑄怏怏不樂。
“自古都是如此。”
李適之覺得習(xí)以為常,他見過太多這樣的事情。
因為官吏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,沒有謀反、大逆、大不敬很少會被直接處死。
“雖未推倒李林甫,然此戰(zhàn)我們大勝。李林甫失去的,不僅僅一個吏部尚書?!?/p>
李瑄拋棄這些讓他意難平的念想,舉杯向李適之恭賀。
就因為青樓妓女的一句話,讓李瑄猜出李林甫的目的,栽了一個大跟頭,算是報了刺殺之仇。
“有七郎在,為父福氣也。全賴七郎今年才能如此美妙!”
李適之歡快,舉杯暢飲。
若非歲暮,他都忘了李瑄才十六歲。連表字都無法?。?/p>
二十歲及冠,得有表字!
在一家人和諧美好,慶祝歲暮的時候,出現(xiàn)不和諧的事情。仆人稟告,右相來訪!
“今日歲暮,不適合拒客于門外。況且父親氣勢上升,見一見又有何妨?”
李適之剛想拒絕,卻被李瑄勸阻。
“前廳掌燭,將右相帶至?!?/p>
李適之向仆人吩咐。
隨后他帶著李瑄,去見李林甫。
“右相,您又老了一歲?。 ?/p>
李適之進入前廳,先聲奪人。公共場合,兩人互相執(zhí)禮。私下誰都不會對誰客氣,已是水火之勢。
楊璹事件,讓李適之看到李林甫的陰險,徹底撕破臉面。
“老有老的好處,漢代時,文帝同問左丞相陳平與右丞相周勃國事,年輕一點的周勃一問三不知;年老的陳平卻對答如流。所以周勃只能辭去相位,屈居于陳平之下?!?/p>
“不過周勃還是聰明的,能急流勇退。就怕有的人到時候沒那種機會?!?/p>
李林甫坐在位置上不起身,也是大有所指地說道。雖然今日他失去許多,但他遲早重新像開元末年那樣,翻云覆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