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來,吐蕃都是雪域雄鷹。
他們珍惜上天賜予的寶地,用勤勞與勇敢,積累起自己的信念。
一代代贊普和大論的努力,使他們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部落。
他們野心勃勃,最大的戰(zhàn)略是控制河西走廊,吞并西域。
建立一個可堪比大唐的帝國。
尺帶珠丹時期,國力強(qiáng)盛,數(shù)十萬勇士,與大唐一直互有勝負(fù)。
直到那個男人降臨隴右,吐蕃的噩夢到來。
短短幾年時間,吐蕃就損失五十萬兵馬,從鼎盛的國度,變得唯有老弱病殘。
一百多年才征服的部落,一朝之間,全部散去。
偉大的贊普,囚禁于長安近十年時間,供唐人取笑。
國家第一次向大唐稱臣。
之前哪怕是和親時期,兩國也只是盟友關(guān)系。
年年進(jìn)貢,歲歲來朝。
掏空了吐蕃的家底,使吐蕃想要反抗的時候,沒有充足的銳氣。
瑪祥·仲巴杰雖是權(quán)臣,玩弄權(quán)術(shù),架空國君,但他有強(qiáng)大國家之心。
他以為能憑借大唐內(nèi)亂,完成復(fù)仇。
又是一次全軍覆沒,徹底粉碎瑪祥·仲巴杰的希望。
身為大論,本欲挽狂瀾于既倒,扶大廈之將傾。
可現(xiàn)在整個吐蕃,哪還有一絲生機(jī)?
身心俱疲的瑪祥·仲巴杰來到紅山宮堡內(nèi)雍仲本教的殿宇中,見到索黎大師。
索黎大師是雍仲本教中最德高望重的大師,連瑪祥·仲巴杰也要尊敬。
“大論為何而來?”
索黎大師向瑪祥·仲巴杰一禮詢問。
“我還是不是國家的大論,是不是贊普的瑪祥?”
迷茫的瑪祥·仲巴杰向索黎大師問道。
“大論應(yīng)還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