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李奕看到李瑄面色突然嚴(yán)肅,心中很虛,他記得以前阿爺不是這樣的。
年紀(jì)尚小的李奕身體向李適之一靠,不知如何去接父親的話。
李適之摸了摸李奕的腦袋安撫,他知道李瑄的心思。
母親疼愛兒子,父親就要嚴(yán)厲。
八歲的李奕已是學(xué)習(xí)的年紀(jì),盡管李奕很聰明,但玉不琢,不成器。
“父親,請上車同我回秦王府?!?/p>
李瑄邀請李適之與他同車返還。
裴泛、姜度、李霅等也登上自己的馬車,到秦王府后再聚。
李奕與他的姑姑李玉瑩同一輛馬車。
李瑄親自將李適之扶上馬車后,隊伍啟程回長安。
“父親,一路上風(fēng)餐露宿,辛苦了。您已花甲之年,還讓您在異地胡天避難,是孩兒不孝?!?/p>
在馬車中,李瑄放下偽裝,拉著李適之的手,對他敞開道。
“七郎多慮,為父這把老骨頭還撐得住,莫門軍的高將軍,白蘭羌王都一心待為父。年老還能體會一次邊塞風(fēng)光,這正是為父一直追憶的。”
李適之避重就輕地向李瑄笑道。
“孩兒現(xiàn)在富貴了,以后父親好好頤養(yǎng)天年,讓兒孫在膝下承歡?!?/p>
這句話要對李隆基說,李隆基一定會生氣。
但李適之不同,他現(xiàn)在只想在閉眼之前,看這李瑄登上至高無上的位置,看天下太平。
其他除了“飲中八仙”的名號,沒有什么多余的欲望。
“七郎,現(xiàn)在圣人如何呢?”
李適之話鋒一轉(zhuǎn),又問起李隆基之事。
到底還是有感情的,李隆基不嫌棄他是李承乾的孫子,一路提拔他為節(jié)度使、宰相。
又允許他祖父、父親的尸骨陪葬昭陵。
轉(zhuǎn)頭一來,他的兒子幾乎篡了李隆基的帝位,心里過意不去的。
李適之覺得自己沒有臉再去見李隆基。
“圣人居興慶宮中,不問政事。只沉迷聲色歌舞。父親也清楚,圣人是不甘寂寞的?!?/p>
李瑄如實向李適之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