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十萬大軍,使者是醉酒而來嗎?”
恩蘭·達札路恭反問一句,他經常與隴右軍打交道,安祿山麾下怎么可能有這么多兵馬。
“我家陛下原本就有精兵十五萬,又得奚、契丹、靺鞨、室韋、同羅、突厥諸部、鐵勒諸部、六胡州精兵,十幾萬相助。”
“大唐貴族窮奢極欲,民不聊生,想必大論也有所耳聞。河南河北百姓活不下去,我家陛下振臂一呼,應募者如云,又招募二十萬兵馬??刹痪褪俏迨f嗎?”
“大唐可不是吐蕃,數(shù)千萬眾,大燕占領最富庶的中原,兵力充足?!?/p>
燕國使者信誓旦旦地說道。
實際上河南河北移民數(shù)十萬后,壓力大減。
瑪祥·仲巴杰和恩蘭·達札路恭不太懂這些彎彎道道,對燕國使者的話將信將疑。
按照燕國使者的話,即便安祿山沒有五十萬大軍,三四十萬還是有的。
燕軍也是邊軍精銳,猛將如云。
“我吐蕃如果出兵北上,會不會為你們大燕做嫁衣?”
瑪祥·仲巴杰萬分心動。
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,如果吐蕃不能在他手中強大,死也難以瞑目。
可瑪祥·仲巴杰心里清楚,大燕在利用吐蕃。
“大燕皇帝是胡人,xiong懷天下。只要吐蕃北上切斷河西走廊,今后大燕與吐蕃以關中為界限,隴右河西歸吐蕃治下?!?/p>
燕國使者向瑪祥·仲巴杰承諾道。
說著,他還從懷中取出一份安祿山的詔書:“這是大燕皇帝與吐蕃結盟的盟約,有大燕的印章,我家陛下也親自書名。蒼天為鑒,大地為證,??菔癄€,盟約不變!”
瑪祥·仲巴杰接過盟約,仔細觀摩。
與燕國使者所言無二致。
如果可以成功,他們不僅能收復青海、九曲,得到缺失的百萬人口、附屬,還能吞并夢寐以求的河西、隴右。
那富庶的涼州城,那華麗的絲綢,那葡萄美酒,都將成就吐蕃的強大。
瑪祥·仲巴杰又將安祿山的盟書給恩蘭·達札路恭觀摩。
二人一起聯(lián)合執(zhí)政多年,雖有意見相左的時候,但總體還算和睦。
恩蘭·達札路恭也不再是一腔熱血的將領,執(zhí)掌大權后他和瑪祥·仲巴杰一起打壓舊貴族勢力。
他們有同樣的信仰,雍仲本教。
他們禁止佛教,排斥任何崇尚佛家的貴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