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到達里海南面,厄爾布爾士山脈。
連重鎮(zhèn)刺夷(今德黑蘭),都臣服在唐軍的鐵蹄之下。
這是唐軍騎兵到達最遠的地方,但只是馬璘率領(lǐng)的輕騎。
刺夷有一個財寶庫,被唐軍輕騎占領(lǐng)。
再往前,馬璘被一伙騎兵偷襲,但很快就將他們反殺。
得知他們是阿塞拜疆總督的人,立刻派探馬匯報李瑄。
但李瑄沒有讓馬璘輕舉妄動。
路上的抵抗還有許多,唐軍不必繼續(xù)深入。
里海南面的陀拔斯單行省的抵抗明顯多于其他行省,不過馬璘率領(lǐng)兩千輕騎,物資充足,來去如風,可以形容應(yīng)對。
馬璘還聯(lián)系投降的波斯人,將陀拔斯單總督伏殺,更確立里海南面大唐的統(tǒng)治。
唐軍只是輕騎遠征,不參與攻城,為波斯步兵探路。
也迫使這些城邦臣服。
在南面,車光倩最先率領(lǐng)兩千輕騎,飲馬波斯灣,在車光倩對岸是卡塔里拉(今卡塔爾)。
距離伊拉克已經(jīng)不遠,但唐軍只是一人雙馬的輕騎給大食施加壓力,其他兵種在呼羅珊行省邊境修整。
同時,也掩護波斯人占領(lǐng)城鎮(zhèn),李瑄收取貴族的“保護費”。
即便李瑄已經(jīng)有大量錢財,但他認為遠遠不夠。
他心中還有一個計劃,營造出要大舉進攻伊拉克的跡象。迫使大食哈里發(fā)恐懼,向他獻出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,以及他們的第納爾(金幣)、第爾汗(銀幣,主要貨幣)。
讓艾布·阿拔斯以為,輕騎逼近,是進攻的前兆。
實際上,在唐軍輕騎到達刺夷、飲馬波斯灣前,伊拉克地區(qū)就出現(xiàn)大變故。
事情要從艾布·賽萊麥·赫拉勒被逮捕,哈立德·伊本·巴爾馬克向唐軍投降的消息傳到哈希姆城說起。
這則消息,對哈希姆城來說,無異于晴天霹靂。
這代表在帝國東部,難以組織力量,對抗天將軍。
即便唐軍還有很遠,王公貴族們已經(jīng)寢食難安,他們害怕自己一覺醒來,唐軍兵臨哈希姆城。
天將軍令人談之色變。
誰還能戰(zhàn)勝呢?
距離呼羅珊行省近的總督,早就帶著親信,向哈希姆城逃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