實際上,柘枝城也沒有兵卒。
石國的兵馬,全部投入怛羅斯之戰(zhàn)。
或許他們還想著大食援軍會到來。
“回李帥,怛羅斯城已淪為賊城,等攻破怛羅斯城,允許將士放縱屠城,必半時可破?!?/p>
于闐鎮(zhèn)守使賈崇瓘趁機向李瑄請命道。
他認為這是他于闐軍立功的機會,屠怛羅斯城,大唐可以威懾河中諸國。
讓他們知道,與大唐作對的下場。
像上次屠殺柘枝城一樣,奸yin擄掠,才是遠征士兵們最愿意做的。
殊不知,營帳中有諸多河中諸國的將領(lǐng)。
包括粟特諸國、拔汗那等,皆面色大變。
石國是粟特國家,之前高仙芝屠石國的石國。曹國、安國、康國等國家也是怨恨的。
他們反叛大食,不代表他們不恨大唐。
因為那件事情,讓他們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。
讓曹國、安國等,改變看法的事情是大唐在安西易帥,李瑄取代高仙芝!
天將軍的名號,使河中消除一些對大唐的怨氣。
早在李瑄任隴右節(jié)度使的時候,李瑄維護商人利益,經(jīng)略河西走廊,與粟特人做馬匹生意、棉花生意等等。
并與粟特商人康甲宏、曹吐羅等有交情。
同時,還與曹國國王哥羅仆祿有書信來往。
李瑄鏟除河中走廊上的邪惡商隊,減少了肆意設(shè)立路障的事情。
再加上李瑄天將軍的赫赫戰(zhàn)功,他的文采,他的事跡,通過絲綢之路遠揚。
所以才緩沖了高仙芝帶來的負面效果。
原本河中諸國就心有芥蒂,現(xiàn)賈崇瓘竟然再次當(dāng)眾提出屠怛羅斯城。
只是大唐兵強馬壯,又礙于天將軍的威名,河中諸國將領(lǐng)敢怒不敢言。
“賈將軍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呢?”
本來李瑄想問一下其他將領(lǐng)是否和賈崇瓘一樣的想法,但覺得這樣不合適,轉(zhuǎn)而質(zhì)問賈崇瓘。
他沒有忘記賈崇瓘幫邊令誠說話,他也清楚賈崇瓘是邊令誠推薦的鎮(zhèn)守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