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他貪污受賄的金銀珠寶,早已通過一名洛陽的商人,送到長安崇義坊的一所宅院中。
御史臺派人核實,確認金銀珠寶的位置。
這一下,又多一條與商人勾結(jié)的罪名。
與豪強狼狽為奸,遮掩命案,魚肉百姓,阻撓新法。
即便是李瑄的堂兄,也不可能饒恕他。
“新安令的罪責(zé),沒有什么有爭論的。臣建議,大理寺盡快審核,迅速斬首于東市,以儆效尤!”
翌日的朝會上,李瑄向李隆基稟告道。
“朕認為新安令雖有小過,但未釀成大錯。亡羊補牢,為時未晚??擅馊テ涔俾殻K生不再錄用?!?/p>
李隆基聽到李瑄的堅決,他決定給李瑄一個面子,特赦新安令。
因為他打心底認為,新安令所犯的錯誤,并不是什么大罪。
沒必要直接殺死!
一旦李瑄處死李銙,就會在親戚之間,失去威望。
家族是既得利益者,他們身在局中,思維不同于常人。
李隆基的話,讓文武大臣們面面相覷。
因為李瑄說過要殺雞儆猴,重懲阻撓新法的官吏。
現(xiàn)新法剛傳至京畿和都畿,就因為李銙是李瑄的堂兄而饒恕,天下人怎么看李瑄?
雖特赦出自李隆基之口。
但朝野都會認為是李瑄私下勸說李隆基特赦。
“啟奏陛下。臣認為新安令行為惡劣,不該被赦免。昔日周公誅殺兄弟管叔鮮、蔡叔度,因而輔佐君王完成大業(yè),這是臣子們需要效仿的。臣只是慚愧因為自己,使李銙身居縣令,荼害一方百姓,今陛下赦免新安令,其意在臣,并不合乎規(guī)矩。依法行事,臣愿自罰官職、勛、散官的俸祿兩年,資助新安縣的百姓,以彌補此過?!?/p>
李瑄站在興慶殿的中央,否決李隆基赦免李銙。
現(xiàn)在李瑄就是想殺死李銙!
哪怕他是自己的堂兄。
因為李銙觸碰到李瑄的底線。
自罰俸祿,也是坦言自己的過失。
李瑄此言一出,群臣更驚。
許多官吏覺得李瑄有一代賢臣的風(fēng)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