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泛想都不想就拒絕。
這樣的畫面這兩年出現(xiàn)過上百次不止。
裴泛一直拒之門外。
他只有一個女兒,裴靈溪。
相比于不省心的兒子,裴靈溪是他的掌上明珠。
現(xiàn)在裴靈溪已經(jīng)芳齡十八,到了李瑄規(guī)定的嫁娶年紀(jì),她是宜壽縣有名的美人,又是宰相的孫女,說媒者自是絡(luò)繹不絕。
就連長安也時時有媒人前來,因為裴耀卿的名頭足夠大。
然裴泛看出裴靈溪心有所屬,那人正是讓他忙碌得腳不沾地的當(dāng)朝宰相李瑄。
今李瑄未娶,是人盡皆知的事情,而且李瑄與裴靈溪見過多次,指不定就有意思。
裴泛也不傻,哪怕是李林甫來求親,他也不會同意。
作為長安的縣令,他知道李林甫的文書,已經(jīng)好幾個月沒有傳達郡縣,全是李瑄的文書。
這代表著李瑄的影響力。
“啟稟明府,那媒人說是長安來的,受宋國公之托?!?/p>
不一會兒,主簿又進入正堂向裴泛稟告道。
“什么?宋國公!”
裴泛擱筆,驚叫一聲:“快請媒人入內(nèi)?!?/p>
宋國公李適之,不就是李相的父親嗎?
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媒人都是由父母請托,哪怕兒子權(quán)勢再大,父母在世的時候,也不能自己給自己說媒。
裴泛心中激動不已,因為李適之的幾個兒子,唯有李瑄沒有娶妻。
現(xiàn)在李適之請媒人,裴泛認為這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。
別看兩家在地位上,如云泥之別。
但在這個時代,裴耀卿一脈,和李適之一脈,就屬于門當(dāng)戶對。
聞喜裴氏,隴西李氏。
更何況李瑄的身份,如果只論地位,拋去李姓同族,沒有家族可以匹配。
李瑄迎娶裴靈溪,是裴氏的運氣。也算是理所當(dāng)然。
裴泛又去后院,將裴靈溪喚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