給不出反駁的理由,而強行反駁。李隆基真有可能罷相!
“左相也有宰相的眼光?。 ?/p>
李隆基夸贊裴寬,然后不等李林甫同意,就道:“已經(jīng)有兩位宰相同意新法,朕覺得新法可執(zhí)行。反對常平新法,又說不出理由的,都是別有用心!”
常平新法,是為扼制日益嚴重的土地兼并,李隆基當(dāng)然清楚。
他以為以他的威勢,豪強大族會讓利給百姓,這樣大家皆大歡喜。
這也是李隆基全心全力支持李瑄的原因。
由儉入奢易,由奢返儉難。
李隆基自己都無法放棄奢靡的生活。
怎么能指望豪強大族將利益吐出來呢?
真正的變革,必然是腥風(fēng)血雨。
朝臣們面面相覷,他們看著在大殿中央的李瑄,一副隨時辯論的模樣。
誰都知道李瑄能說會道,害怕上去以后自取其辱。
李林甫拱手退下,似乎屈服。
他現(xiàn)在只需要等待大臣們到他府中,然后抓李瑄的破綻。
作為一名老辣的宰相,他知道常平新法想在全國實施,必然會出現(xiàn)大量的“災(zāi)禍”,哪怕有常平新軍保駕護航。
他要將等李瑄身敗名裂,將李瑄逐出長安。
朝會結(jié)束,常平新法,在李隆基的全力支持下,勉勉強強得以推行。
但推行的過程,卻是極為困難。
下朝以后,文武百官各懷心思。
有的未離開朝堂,他們駐足在朝堂之外,似乎雪越下越大了。
這是什么的征兆呢?
本來因李瑄拜相而震
現(xiàn)在因常平新法而驚。
可以想象常平新法昭告天下的那一刻,必然會地動山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