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丟下一句話后,轉(zhuǎn)身離開。
安祿山臉上橫肉一動,不過很快就平息下來。
他準備向李隆基獻上精挑細選的寶物。
李瑄在千秋宴上,明顯能感覺到一部分朝臣疏遠他。
主要是李瑄干的事情,太讓大臣們惱火。
還好李瑄的人也不少。
楊慎矜、楊璹這種,都有把柄落在李瑄手中,哪怕李瑄侵犯他們的利益,他們也得為李瑄效力。
還有以前李適之的提拔的人,只要不是李瑄搞得天怒人怨,他們在朝堂上都會支持李瑄。
李瑄的光輝事跡,注定還會有一批想與李瑄親近的擁躉。
在這種情況下,李瑄將向他示好的官吏一一記在心里。
王維、吳道子、席豫、崔顥等人雖然沒有派系。但王維一向支持李瑄。
鑒于王維在朝廷中“詩文派”的地位,必然會使其他詩人對李瑄產(chǎn)生意愿。
昨日下朝,李瑄已經(jīng)與王維耍過一天,今日只需互相執(zhí)禮。
李適之似乎不受李瑄的政治影響,和汝南王等一旁閑聊。
李玉瑩在這種宴會上沒什么熟人,她見蟲娘孤零零的一人,主動與她攀談,得知蟲娘是李隆基女兒,她很驚奇,以為蟲娘是公主。
但蟲娘卻說自己不是公主,父皇讓她管理皇宮中的道觀。
李玉瑩與蟲娘聊著聊著,就有止不住的趨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