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向安思順安撫道。
“李帥之恩,末將沒齒難忘,在我治下,一定會遵從您的指令,必要的時候出兵為您打擊豪強?!?/p>
安思順激動不已,連忙向李瑄拜謝。
節(jié)度使,為“上將”。
胡人從軍,一生追逐的,就是上將之位。
他父親安波注從軍一輩子,七十歲還在馬上,也不過是河西都知兵馬使而已。
他奮斗大半生,輾轉多軍,是李瑄提拔他為兵馬使,然后提拔為副使,再到加大將軍,封爵位。以及現(xiàn)在的承諾。
這讓安思順由是感激!
“記住我曾經的話,金杯同汝飲,白刃不相饒。我的法度很嚴厲。等監(jiān)察御史到朔方,不會因為你曾經是我的部下,就對你網開一面?!?/p>
李瑄鄭重向安思順說道。
能當幾年節(jié)度使,就看安思順的本事了。不是是誰都能跟安祿山一樣,屁股一坐,就是十幾年。
“末將明白!您的軍規(guī),我不敢忘記?!?/p>
新帥否定舊帥,此為常態(tài)。
然李瑄的威名,哪怕離開一軍,留下的余威,足以震懾人心。
作為跟隨李瑄幾乎參加過所有戰(zhàn)斗的安思順來說,他明白李瑄任何一句話,都不是無的放矢。
李瑄拍了拍安思順的手,讓他回堂喝酒。
他又將高秀巖叫出來,也說了差不多的話。
他準備推薦高秀巖為河東節(jié)度使。
程圭和李光弼資歷不夠。
作為跟隨李瑄參加多次大戰(zhàn)的高秀巖,從軍三十多年,有這樣的資歷。
高秀巖是漢人,他任幾年節(jié)度使后,八成會被調回朝廷?;蛟S和歷史上一樣,當一個尚書。
高秀巖得知李瑄要推薦他后,對李瑄感恩戴德,發(fā)誓一定唯李瑄馬首是瞻,聽從李瑄的政令。
李瑄相信他……
緊接著李瑄又以私事為由,先后與其他將領一一談聊。
提到哥舒翰和王難得的時候,只是說讓他們做好準備。
其實他們也不認為自己能做到節(jié)度使的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