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況緊急下,他們也來不及想那么多。
大軍整裝,開始向?yàn)鹾7较蚰舷隆?/p>
“呼呼……”
而吐蕃的營寨內(nèi)燃燒起烽火。
一道道煙柱突破大雪,沖天而起,四道煙柱,是通知大非嶺上的駐軍,向大非川方向匯合。
吐蕃贊普尺帶珠丹高估了他的影響力。低估了吐谷渾、黨項(xiàng)等部對李瑄的畏懼。
李瑄送到大非嶺上的十八個腦袋,依然沒讓大非嶺上的士兵忘記。
吐蕃諸部族在這幾天已經(jīng)想好,如果守衛(wèi)大非嶺,他們還可以勉為其難地與唐軍斗。
如果沖下去與如狼似虎,騎兵眾多的唐軍大戰(zhàn),他們做不到。
于是,他們看到這些煙柱后,第一時間是慌亂。
但大非嶺上,還有五千吐蕃武士,這些人享受良好的待遇,對尺帶珠丹頗為忠心。
這些吐蕃武士的將領(lǐng)是一名吐蕃小貢論,他責(zé)令奴隸準(zhǔn)備下坡試探,吸引唐軍騎兵。
其他的諸部跟上!
奴隸們害怕極了,他們連鐵甲都沒有,下去與騎兵硬剛,九死一生。
所以,一群奴隸磨磨唧唧,不愿下山嶺。
就在小貢論大怒的時候,一名吐蕃武士連滾帶爬地跑來稟告:“啟稟元帥,吐谷渾部造反了,那些吐谷渾士卒、奴隸,殺死了吐谷渾王子、吐谷渾大將和一眾貴族!”
正常情況下,青海的吐谷渾士兵翻不起風(fēng)浪。
但在這關(guān)鍵時刻,吐谷渾部的背叛是致命的。
傾向于吐蕃的吐谷渾貴族被殺,局面無法挽回。
“快!先將吐谷渾賤民全部斬殺!”
吐蕃小貢論連忙下達(dá)軍令。
然而此時,許諾吐谷渾士兵,已經(jīng)放開柵欄,從南面、西面沖下山嶺。
而旁邊的黨項(xiàng)部、通頰部眼睜睜地看著。
即便有大將的命令,普通士兵也未上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