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須撤軍,再想對策。
沒廬·窮桑倭兒芒全程一語不發(fā),他聽到這話,知道大軍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。
他強支撐著,使疾病的身軀沒有倒下。
他在想吐蕃該怎么樣退回雪域高原的呢!
一次次的失利,竟讓強硬派的沒廬·窮桑倭兒芒萌生退意,可惜是在他行將就木的時候……
“嗚……嗚……”
吐蕃退兵的號角接連不斷地在戰(zhàn)場上響起。
聲音低沉,斷斷續(xù)續(xù),無比悲涼。
此時,大量吐蕃騎兵與唐軍交織在一起,撤退必然會死傷慘重。
但不撤退的話,死得更慘!
看到吐蕃騎兵撤退后,唐軍列在吐蕃前線重甲步兵動了。
這里由高秀巖和李廣琛率領(lǐng)。
他們一直在等待這一刻。
雖然他們前方、左側(cè)、右側(cè),都有吐蕃步兵,但唐軍渾然不懼,
唐軍本是一個整體的陣形,開始變陣。
以五千重甲步兵向左側(cè)移動,以五千重甲步兵向右側(cè)移動,主力向后移動,
且陣形分散開,留有巨大空間,為強弩兵發(fā)揮。
唐軍的投石兵、床弩兵,也都放棄這些器械,攜帶長矛,隨著唐軍的弩兵運動。
唐軍的前后左右,依舊有全是鐵甲、大盾,陣形不亂。
末·結(jié)桑東則布看到唐軍往后退,擺脫他們的圍堵,就知道這些步兵要阻攔己方騎兵撤退之路。
關(guān)鍵是,唐軍兩萬五千重甲、鐵甲排開,長槍向外,一定能將歸路擋住。
“沖上去,不要讓唐軍將隊伍擴充開!”
末·結(jié)桑東則布下令讓步兵攻擊,此時此刻,他必須這么做,一定要讓騎兵有機會回到大非川。
這個時候,騎兵才是決定性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