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率領中軍沿著青海和青海南山之間的古道,向大非嶺行進。
上萬匹備用馬上,攜帶軍中二十天的糧食。
李瑄讓高適在后面趕著伏俟城的上萬頭牛羊,其中牦牛身上也背著一些糧食。
也省得唐軍后勤給他們這支騎兵補給,節(jié)省許多力氣。
……
大非川。
尺帶珠丹、沒廬·窮桑倭兒芒、末·結(jié)桑東則布、那囊·尚杰斯秀亭等全部匯集在一起。
他們分兩部分駐扎。
一是數(shù)十里處的大非嶺險要之地,立柵欄防守,這一部分都是步兵和奴仆、附屬,約八萬人。
另外就是十二萬步兵列陣大非川。
十萬騎兵分為六個大陣。
其中虎獅禁軍和羽林禁軍各一個方陣。
剩下四個方陣每個方陣兩萬騎。
贊普與大相匯聚在一起后,立刻商議對策。
除了他們這些核心外,還有一些政務大臣,葉如的如本,吐谷渾小王,通頰王,黨項王,蘇毗王等一些附屬族部。
另外,地位極高的猛將尚多熱爾、琛·巴勒,也參加旁聽。
“我們放棄了鐵刃城,放棄了伏俟城,把兵馬全部匯聚在大非嶺和大非川。幾個月了,我未想到戰(zhàn)況會如此糟糕,我們的損失明明不是很大,現(xiàn)在卻要在大非川固守……”
尺帶珠丹在大帳中痛心疾首地說道。
他親手放棄一向讓他得意鐵刃城,放棄古絲綢之路的重鎮(zhèn)伏俟城。
現(xiàn)在卻讓三十萬大軍駐于大非川中、大非嶺上。
雖然大非川中有許多草場沒有被燒毀,但全軍的士氣低至極點。
唐軍已經(jīng)向他們圍攏上來,最近的騎兵只有二十里路程,馬鞭一揚,就能沖進大非川……
贊普的決定,將軍難免陣前亡
“一切之失皆在于臣,請贊普責罰?!?/p>
末·結(jié)桑東則布當眾向尺帶珠丹請罪。
他表情誠惶誠恐,認為是自己的戰(zhàn)略使己方銳氣消磨殆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