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予后取,河西、隴右才是他的基本盤。
而且河?xùn)|朔方距離長安太近,那里沒有戰(zhàn)事,李瑄無法快速拉攏那里的士兵。
三十萬大軍,在戰(zhàn)后多掌控一年,就會多一分不好的影響。
不能讓李隆基罷免李瑄的職位,需要李瑄主動放棄兵權(quán),讓李隆基知道他的忠心耿耿。
放棄兵權(quán),才能拜相,進(jìn)行朝堂、地方上的布局,提升文人士大夫心中的地位。
李瑄會在在戰(zhàn)后,升任一些將領(lǐng)到河朔,這樣也不枉他任河朔主帥一場。
“將軍自有明哲保身之道,山人以后就不再提了?!?/p>
李泌看李瑄不假思索的話語,就知道自己多想了。
李瑄能毫不猶豫地放下滔天的權(quán)力。
在李泌眼里,李瑄更復(fù)雜了。
一個聰明人,卻時時做出沖動的事情,仿佛不為將來考慮。
李泌又能感受到李瑄一步一個腳印,對未來有足夠的謀劃。
李瑄一如既往,與李泌又聊一會后,不再打擾喜歡清凈的李泌。
八月中旬,唐軍河西的兵馬全部到齊。
玉門軍、豆盧軍、墨離軍、寧寇軍、建康軍、大斗軍、河源軍、白水軍、安人軍、威戎軍,一共十支軍隊,聚集在安人軍一帶。
這次從諸軍抽調(diào)的兵馬更多,這十軍共四萬五千士卒,其中騎兵一萬五千人。
他們直面苦拔海的“百里營寨”,隔百里對峙。
雙方探馬,以邊境為線,皆以輕騎巡視。
吐蕃不近,大唐騎兵也不追。
這一道戰(zhàn)線基本構(gòu)成!
基于赤嶺一帶的安全考慮。李瑄下令將洮陽太守慕容曦皓麾下的吐谷渾軍從九曲調(diào)遣至赤嶺東山口,綏和守捉城下。
慕容曦皓麾下的吐谷渾軍,有五千騎兵,五千步兵。
加上平夷守捉、綏和守捉、漠門軍、一萬五千河西胡騎。
共組成三萬五千兵馬,其中騎兵超過兩萬兩千。
看似兵力不多,但必能把守住赤嶺東山口。
而且騎兵足夠,可以在關(guān)鍵時刻,將石堡城下的吐蕃步兵黏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