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覺得軍銜制度這個時代沒什么用。
勛章制度,不單單是xiong前掛的銅鐵玉,還有田地的賞賜。
再在軍中宣傳勛章的榮譽感,必能激起士兵的狂熱。
“就按七郎說得去做。我會安排這些!”
李隆基點頭。
等李瑄與吐蕃大戰(zhàn)完畢,賞賜后,看看軍中的反應(yīng)。
李瑄與李隆基在首座邊喝邊聊,竟然一直到天黑掌燈。
李隆基只讓李瑄陪伴,其他的王公大臣,公主皇子自己玩自己的。
也有格格不入的人,期盼著宴會盡早結(jié)束。
一盞盞燈在龍池邊、龍池上點燃,使整個宴會亮如白晝。
美酒佳肴,不斷地更換。
舞女換了一批又一批,歌女樂伎,仿佛沒有窮盡。
王公大臣們一個個喝得面紅耳赤,觀看美麗的宮娥的身段,和熟人舉杯攀談。
沒多少能和李適之、王維一樣,控制自己的放縱。
現(xiàn)在李適之的老友調(diào)侃李適之不再是飲中八仙。
只有李適之明白自己不能喝醉。
相比于太子李亨在喝著悶酒,皇子倒是輕松愜意。
公主和太子妃們聚在一起,歡聲笑語不斷,還玩起了游戲。
唯有李隆基二十九女蟲娘孤零零坐著,她不喝酒,也沒有公主搭理她。
蟲娘只有十來歲,她還是懵懵懂懂的年紀(jì)。
如果不是宴會,蟲娘必見不到父皇的面。
她知道和父皇坐在一起的是李將軍,她的兄長姐姐們,都不如李瑄得寵。
蟲娘還不知道,她身為皇女,卻沒有公主的身份。因為她的母親是曹國進(jìn)貢的胡旋女,加上她九月而生,李隆基不會封她為公主。
壽王李琩和薛王李璲坐在一起,他自始至終未抬頭看他父親一眼。
本來李琩不想來的,但總不能一直因病請假,壽王妃韋氏勸說他來參加這次宴會。
“宮中的舞女,不論是顏色還是技藝,勝我府中十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