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。
……
“七兄,給玉瑩講故事嘛!”
五日后,李瑄正準備外出,李玉瑩帶著十幾個小娘子,纏著李瑄講故事。
李瑄這幾天,除了陪家人外,還去尋找老朋友王維敘舊。
在長安,李瑄只有王維一個詩人朋友。其他詩人李瑄不熟,也沒時間結(jié)交。
王維現(xiàn)在幾乎是半隱半官,時時跑去藍田,經(jīng)營輞川別業(yè),也不上早朝。
李隆基只需要王維處于入仕的狀態(tài)即可。
甚至還會慢慢給王維升官!
這就是文壇領(lǐng)袖的魅力!
當年張說能再次拜相,張九齡拜中書令,文壇領(lǐng)袖絕對是加分項。
李瑄也被李隆基召入興慶宮兩次,與李隆基玩樂。
時間差不多了,最近這幾天,李瑄準備向李隆基告辭。
見李玉瑩帶著一眾小娘子纏著他,李瑄也沒有拒絕,繼續(xù)給她們講起《西游記》的故事。
他的侄子、侄女聽說七叔父要講猴子的故事,立刻跑過來聽。
婢女霜兒和其他閑著的奴婢也在一旁,全神貫注。
“上回說到,孫悟空被玉皇大帝任命為齊天大圣,讓他管理蟠桃園……”
“離恨天兜率宮內(nèi),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投入滿是火焰的八卦爐中,那看火的童子,不斷地對著八卦爐扇火……”
講到關(guān)鍵時刻,李瑄口干舌燥,不想講了,他再次賣了個關(guān)子:“預(yù)知后事如何,請看下回分解……”
李瑄前世當然背不出西游記,但西游記是華夏人都耳熟能詳?shù)墓适?,李瑄能用通俗的話語,將西游記大差不差地講出來。
當然,他害怕內(nèi)容傳出去,就對西游記做一些改動。
比如太上老君,是李唐的“至高神”。李瑄就將太上老君定義為開天辟地的存在,法力無邊。
李玉瑩哪聽過這樣的故事啊,自李瑄開講,她就欲罷不能。
她腦海中對新奇的世界,無盡浮想,充滿期待。
她不知《西游記》是何意,但孫悟空這個猴子所做的一切,都能調(diào)動她的情緒。
她為猴子被混世魔王欺負的時候而憂心,因猴子拜神仙學(xué)藝而喜悅,希望猴子能學(xué)到本領(lǐng),報仇雪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