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這幾年,一次又一次,普通人都有容忍限度,更何況是皇帝。
“徹查也不是你徹查!這上面有些案子,需要徹查嗎?盧鉉做的事情,不是證據(jù)確鑿嗎?他憑什么敢用驢駒拔橛對付王忠嗣?”
李隆基越想越氣。
若非看李林甫有能力,又忠心耿耿,他必直接罷相。
到底是怎么回事?
自開元二十五年,到天寶二年,朝堂在李林甫的主持著,沒有什么煩人的事情,他能縱情玩樂。
他不用再去洛陽“移都就食”,奔波勞累。
春天,他可以在興慶宮中賞著獨一無二的春色,通過夾道到曲江游玩;夏天到大明宮避暑;秋天到龍首原游獵;冬天到華清池幸湯。
上天又賜予她玉環(huán)娘子那樣的寶物,讓他在今后歲月得以溫柔。
邊塞的擴張,屢屢得勝。
西戎南越,各國使節(jié),朝拜不斷。
各地的珍寶層出不窮送往長安,龍輦車駕所到之處,關(guān)中百姓,無不呼應(yīng)!
李隆基認為這是李林甫執(zhí)宰的功勞,所以能讓他舒舒坦坦地過上“好時光”。
那幾年間,他感嘆天上的神仙,也不過如此!
他在美妙的歲月中,一改之前宰相只能擔(dān)任三四年的慣例,讓李林甫一當(dāng)就是十來年。
他知道李林甫玩弄權(quán)術(shù),知道李林甫打壓太子,但他只要李林甫的忠心。
因為李林甫晝決獄訟,夜看牒櫝,常深夜才離開中書省。
他認為李林甫有能力幫他管理江山,一度有將政事完全托付的念想。
李隆基想讓李林甫一直當(dāng)宰相,直到老去。
可這幾年到底是怎么了?
李林甫一次次的犯錯,李隆基十來年積累的信任,將要消磨干凈。
他的功績明明越來越強,李七郎幫他直逼太宗皇帝。
或許今年,就能完成太宗皇帝也完成不了的事情。
難道,李林甫已經(jīng)老了?
“臣有眼無珠,臣該死!”
李林甫還像前幾次一樣,祈求饒恕,以為能憑借之前的功勞,對他既往不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