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落筆寫下一封奏折后,將尺帶珠丹的國書和奏折一起,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。
必須對吐蕃窮追猛打,不能讓其恢復元氣。
李瑄要做的,是在天下裂變之前,將吐蕃打殘,最好能征服蘇毗,讓蘇毗為緩沖地帶。
以免吐蕃壞他大事!
“啟稟李帥,安西都護府傳來消息……”
驛卒將一封信件交給李瑄。
是安西四鎮(zhèn)節(jié)度使夫蒙靈察的信件,李瑄將其打開。
夫蒙靈察派精兵一萬出擊小勃律,奈何山川險阻,在中途被吐蕃的戍堡發(fā)現(xiàn)后,不得不原路返回。所以未能拖住一批吐蕃士兵。
因此,夫蒙靈察向李瑄致歉。
同時,也希望李瑄見到李隆基后能為他說說好話,不要因為此次失利而責怪他。
“夫蒙靈察沒有用高仙芝??!”
“不過也在情理之中,夫蒙靈察剛到安西,還未提拔高仙芝。我這邊已經(jīng)完成目的,也無關緊要了。希望明年夫蒙靈察用高仙芝進攻小勃律,吸引吐蕃的目光?!?/p>
李瑄微微搖頭后,將信件折起來。
小勃律是蔥嶺(今帕米爾高原)上的國度,隔著高山峻嶺。歷史上高仙芝在人皆有騎的情況下行走一百天,才到達連云堡,將這個吐蕃前線哨崗突襲后,才攻下小勃律。
吐蕃的連云堡有一千多士兵,旁邊還有一個營寨有九千士兵。
僅僅這一關就能難倒許多將領。
后面還要擔心小勃律的抵抗,吐蕃的援軍。
必須有名將,才可以得勝!
李瑄只是遺憾罷了。
他寫信給夫蒙靈察,勝敗兵家常事,長安有他來說,不須過多擔心。
……
吐蕃使者回去后,將論悉頰藏已死的事情告知沒廬·窮桑倭兒芒。
雖然他與論悉頰藏是互相牽制的對頭,但現(xiàn)在國家有難,一致對外。
論悉頰藏的死,令沒廬·窮桑倭兒芒傷感。
使者又告訴沒廬·窮桑倭兒芒李瑄“大言不慚”的話,但沒廬·窮桑倭兒芒卻不做表情。
他這把老骨頭不知還能堅持多久,只希望臨死之前,看到李瑄死去,方可瞑目。
此子不死,別說占據(jù)河隴。他們國家也會有危險。
李瑄在九曲,而且唐軍營壘無數(shù),河對岸馬匹嘶吼沖天,這代表吐蕃不能輕易進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