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廬·窮桑倭兒芒再次拒絕恩蘭·達扎路恭的提議,并向他訓斥一聲。
唐軍只要有三萬騎留在青海一帶,他們最少需要用對等的騎兵去對抗。
事實上,如果唐軍的騎兵是河西精銳,同樣數(shù)量,吐蕃一直敗多勝少。
九曲又有李瑄坐鎮(zhèn)。
他們已經(jīng)不再具備反攻的兵力。
“末將知錯了?!?/p>
恩蘭·達扎路恭趕緊認錯,一下接收太多信息,讓他失去理智。
“我已經(jīng)讓贊普臨時抽調(diào)約如的禁軍來青海之南,我們需要根據(jù)唐軍來布防?!?/p>
沒廬·窮桑倭兒芒焦頭爛額。
失去九曲,唐軍隨時進攻青海,吐蕃的主動變?yōu)楸粍印?/p>
為諸將士升官,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千
洪濟橋前,唐軍已經(jīng)收拾好戰(zhàn)場,由唐軍陌刀、重甲、強弩,吐谷渾步兵、白蘭羌步兵組成的防線,將樹敦城、洪濟橋一帶包圍得嚴嚴實實。
李瑄再登樹敦城,張興向李瑄指明吐蕃在四十里外駐扎,大概三萬步兵。
他沒有同意麾下將領(lǐng)去攻擊吐蕃的營壘。
因為不論是青海的吐蕃騎兵、步兵,亦或者赤嶺東山口的吐蕃步兵,都可以在一天內(nèi)趕到。
雖然唐軍在赤嶺東山口、青海也有步騎,但李瑄不喜歡打這樣的混戰(zhàn)。
雙方超過二十萬人的大混戰(zhàn),唐軍也會死傷慘重。
唐軍,特別是臨洮軍長途奔襲,異常疲倦。
李瑄需要先將士兵們的賞賜補全,傷員養(yǎng)好傷,再招募新兵。
如果力拼一次,李瑄有信心獲勝。
但一下就將青海平了,也不符合李瑄的戰(zhàn)略。
當然,吐蕃如果攻擊,他會全力應(yīng)戰(zhà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