宛秀城的副將還想擋哥舒翰鋒芒,卻被哥舒翰一個照面刺死。
其他吐蕃士兵大懼,竟然出現(xiàn)守城者后退的跡象。
而這也預(yù)示著宛秀城搖搖欲墜,因為守城的陣線被打亂后,其他地方也無法固守,狹小的城墻上,很快就爬上近百名唐軍。
唐軍弓弩手也已經(jīng)撤向南北的城墻前。
而東城墻的失守,使南北兩面城墻的吐蕃守軍肝膽俱裂。
更多強弩手、弓箭手加入,再加上有唐軍已經(jīng)殺向北面城墻,使北面城墻陷落。
南面城墻也被吐谷渾士兵攻上,因蝴蝶效應(yīng),使吐蕃士兵心生畏懼,戰(zhàn)力遠不如披著鎖子甲的吐谷渾士兵。
又一名衙將帶領(lǐng)士兵攻破吐蕃的城樓口,直接率兵殺入城內(nèi)。
千斤閘門也被升起來!
宛秀城主將見大勢已去,并未死戰(zhàn)到底,跪地向唐軍投降。
在唐軍的歡呼聲中,宛秀城的陷落!
李瑄沒有因為吐谷渾守將的抵抗而殺死他。準備將其押回長安,由李隆基處理。
一邊關(guān)押清點俘虜,一邊清點戰(zhàn)利品,李瑄又吩咐士兵把攻城器械搬運下山坡,準備明日進攻二十多里外的洪濟城。
士兵們宰殺城中牛羊,以慶祝攻下宛秀城。
休息一晚后,留下一部分士兵在宛秀城看押俘虜。
大軍冒雪繼續(xù)進攻洪濟城。
這也是一座山城,但城墻高度還不如宛秀城,中午攻,未時不到便克洪濟城。
洪濟城守將投降!
繼續(xù)修整一晚,再攻洪濟城二十里外的大莫門城。
大莫門城在平地上,背靠黃河而建。
李瑄從《行軍錄》上知道其夯層連半尺都不到,遂令哥舒翰集合所有投石車在一面猛攻。
并且還用上兩輛沖車。
“轟隆……”
一連三時辰,隨著大莫門城墻的倒塌,唐軍沖入大莫門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