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字開頭,也意味著他必是尚族出身。
有尚贊磨的許諾后,吐蕃士兵氣勢高昂,不再因為吐谷渾、白蘭羌叛變而感覺到慌亂。
尚贊磨雖不清楚洪濟橋那邊的情況,但向士兵謊稱沒廬大論將率援兵而來。
讓軍心更穩(wěn)定!
吐蕃營壘密集,他們的軍陣和大唐的“魚鱗陣”不同。
同樣是兩萬步兵,他們列陣的占地面積為大唐的三倍。
每一隊之間,隔著超過十丈的距離。
他們中心還有許多手持“大劍”的勇士。
這些吐蕃大劍兵往往為最精銳的勇士組成,他們最擅長步戰(zhàn),引誘敵人入陣,將敵人斬擊。
……
“吐蕃殘暴,天怒人怨,無有文明。大唐德威寬廣,海納百川,施正義之戰(zhàn)。你們在關鍵時刻,棄暗投明,是為明智之舉,以前的助紂為虐,就不予追究了。本帥會在圣人面前奏稟,為白蘭羌王賦予正統(tǒng)封號,此戰(zhàn)你們?nèi)襞浜洗筇屏⑾鹿?,皆會予以賞賜,這九曲之地,可是有不少吐蕃奴隸、糧食、牛羊馬駝等牲畜!”
宕劍和昶青將白蘭羌軍中的吐蕃監(jiān)軍、官吏殺死,取其人頭,來拜見李瑄。
李瑄頓覺這是意外之喜,于是對白蘭羌進行安撫。
本以為只能降伏一個九曲吐谷渾,現(xiàn)在再得白蘭羌五千騎兵,吐蕃的一萬八千步兵、三千騎兵,將插翅難逃。
且更有利于之后的運用。
“我等拜謝元帥,屈服于吐蕃,是不得已而為之。我們雖是戎狄,卻也仰慕天朝上國,日夜期盼天兵降臨九曲。我們白蘭羌的忠誠定會如積石山一樣不動搖,如黃河一樣清澈……”
宕劍再次向李瑄一拜,表示忠誠。
他是白蘭羌王的女婿,所以能代表白蘭羌王。
自九曲北面的漓水之戰(zhàn)發(fā)生后,白蘭羌王就意識到事情不對勁。
七萬吐蕃、吐谷渾士兵入漓水,被唐軍兩萬步騎打得全軍覆沒。
再加上吐蕃對部族的剝削,白蘭羌王就知道吐蕃已經(jīng)難以再威懾九曲了。
當宕劍和昶青親眼看見傳說中的李瑄后,就知他們的選擇是對的。
雖然李瑄的面貌不如傳說中那般,但往這一站,就像一座萬丈高山一樣,令他們高山仰止。
身不過六尺,而力雄萬夫。從李瑄的氣質(zhì)上,他們就覺得李瑄當是如此!
李瑄身后的親衛(wèi),一個個佩戴面甲,在雪花飛舞中,巋然不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