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綰雖然出自弘農(nóng)楊氏原武房,但和很大一部分士族一樣,自幼貧寒,邊耕種邊讀書。他很早就以聰慧多識,孝順父母而聞名。
“二郎被隴右的李將軍邀請為行軍司馬,你有沒有決心前往!”
楊綰的叔父向他問道。
“我是想去報(bào)答李將軍的賞識,但自父親去世,家中貧寒,怕離開后母親無依?!?/p>
楊綰一直難下決心。
他們弘農(nóng)楊氏從漢代傳承至今,已一千多年,哪怕諸脈再窮困潦倒,也不失孝義。
“這也是叔父我來此的原因!我們親鄰為你湊足路上盤纏,也為你買了馬匹。你母親我也會(huì)照看。我們讀書人不應(yīng)該在家以耕田種地為生,叔父無才,迫不得已如此。男兒志在四方,當(dāng)如鴻鵠一樣高飛,像我們先祖楊敞、楊震那樣,光耀門楣,延續(xù)我們這一脈?!?/p>
“去吧,不要有什么牽掛了?!?/p>
楊綰的叔父將一袋盤纏交給他,并指著門外的一匹馬說道。
“叔父……”
楊綰落淚,跪在叔父面前一拜。發(fā)他誓有朝一日功名富貴,一定報(bào)答叔父與親鄰們。
楊綰叔父撫摸他的后背,此時(shí)無聲勝有聲。
……
豐安縣。
劉晏也收到李瑄的信件。
主事判官,比小小的豐安令好太多了。
在前途未卜的情況下,選擇去隴右才是上選。
他與李瑄熟識,李瑄風(fēng)采無雙,一直讓他記憶猶新。
隴右節(jié)度副使、知節(jié)度事的李瑄親自書信,劉晏不能不給面子。
現(xiàn)在豐安縣安定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他呆在豐安縣也不過是等待下一次調(diào)任而已。
思考一天后,劉晏就以此向朝廷辭職,待新任縣令赴任,他就離開豐安縣。
劉晏離開的那一天,百姓們?yōu)樗瘫浌?,之前徐建魚肉豐安,而劉晏卻寬待百姓,抑制豪強(qiáng)。
他從來不督導(dǎo)賦稅,但百姓的賦稅沒有違期的??梢娝慰h有方。
……
太原。
“為父真是感慨不已??!我只是太原府籍籍無名的少尉,竟然被隴右李將軍推薦為都虞候。”
一間房屋內(nèi),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,正在為一名壯漢洗腳,非常細(xì)致有耐心。
這名壯漢就是車神塞,少年是車神塞的兒子車光倩。
他們是典故“囊螢映雪”其中一個(gè)主人公車胤的后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