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從親衛(wèi)中分三匹馬給南霽云,在陳留令的歡送下,向洛陽進發(fā)。
途經洛陽,李瑄特意從花市購買幾株稀有的牡丹品種,據說是黃牡丹和紅紫色的牡丹,他要帶回去給李玉瑩。
離開洛陽后,馬不停蹄,在四月二十七日下午,回到長安城。
左相府。
“七郎突然回來,為父既驚又喜?!?/p>
李適之不久前才收到李瑄的信件。
當李瑄將對吳令光海賊案的處理結果上書朝堂后,臣子們議論紛紛。
“千牛衛(wèi)大軍已經啟程,他們押送著海賊俘虜、豪強家人,和許多錢絹。需要數月后才能至長安,孩兒不想浪費這些時間,而且想盡早向圣人敘述經過,難免被有心人利用。”
李瑄回到前廳后,向李適之解釋道。
“七郎考慮周到。為父立刻安排給七郎上朝的席位。”
李適之吩咐佐吏。
上朝的時候,監(jiān)禮官需要提前知道出朝的人數,進行一系列禮儀準備。
“父親,現在長安的官吏們,對我的看法如何?”
李瑄想知道這一點。
“唉!七郎在平定海賊之前,文武大臣、文人們,好評如潮,推崇備至。臣子們認為你將來能成為宰相,澄清天下;文人們認為你將來能成為天下文宗,獨領風騷。現在持這種看法的人少了不少。七郎滅掉海賊,本可以用更含蓄的辦法處理吳令光海賊案,讓自己的聲望更加一層?!?/p>
李適之覺得有些可惜。
他沒想到李瑄殺的這么狠,數百人一起砍頭。
只有興大獄的時候,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。
不用說,現在長安以外的大族都很抵制李瑄。
“在之前,父親認為我是完美的人嗎?”
李瑄沒有一絲后悔,反而笑著向李適之問。
士人的觀念中,即便豪強該死。但李瑄將兩郡豪強盡牽連,又做出一下殺死數百人的事情,太像是酷吏所為。
“麟之趾,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!當時的士人們,都用《詩經》中的公子比喻七郎。文武雙全,計謀無雙,為父看不到任何缺點。”李適之如是說道。
“話雖如此。但圣人在上,人哪能完美呢!長安人私底下議論李林甫玩弄權術,圣人難道一點都不知道嗎?但圣人依然重要李林甫。孩兒動了豪強和一部分士族的利益,以后就只能依托圣人,我的忠心就更能被圣人看到,這是明哲保身的方法?!?/p>
李瑄雖需要聲望,但更需要李隆基對他放心。
而且李瑄覺得這樣的名聲是可以挽回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