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瑄決定提前一步,接下這個功勛卓著的任務(wù)。
等立功回來,再請求李隆基將他調(diào)遣至隴右。
“卿能為朕分憂,朕心甚慰。然海戰(zhàn)非比尋常,卿要慎重。”
李隆基對李瑄這種不畏困難很滿意,但也有顧慮。
“臣在半年多前無有寸功,依可征戰(zhàn)于草原、沙漠、雪原。那吳令光雖聚數(shù)千之眾,然不過一賊寇,臣三個月內(nèi)必將其覆滅?!?/p>
海賊無非就是在臨海郡旁邊的哪個小島上窩著。
即便不去尋找那個島,海賊總要吃喝,而且海賊在郡縣,必有線人。
李瑄覺得依靠這些線索,絕對可以完成。
大海是神秘,但近海沒有那么神秘。
“左相、右相如何看待?”
李隆基沒有立刻同意,反而看向李林甫和李適之。
“忠武將軍為臣之子,為國效命,臣無法制止?!?/p>
李適之尊重李瑄的意見。
李瑄在戰(zhàn)場上的表現(xiàn)雖然讓他心疼,但能突出鮮明的個性。
“臣覺得忠武將軍有平定海賊的能力,可以一試?!?/p>
李林甫看李隆基的表情,就知道其心儀李瑄,不便開口制止。
將軍難免陣前亡,李林甫不懷好意地詛咒李瑄。
陸地與海洋都能馳騁的話,就算你真厲害。
海賊吳令光能為禍七八年,李林甫相信想剿滅,絕非易事。
而且李瑄走后,他要加快實施計策,將李適之先扳倒。
李瑄在長安,太礙他眼。
“然忠武將軍,現(xiàn)掌朔方軍權(quán)?!?/p>
李隆基又看向李瑄。
“北方宴然,臣愿意卸下朔方都知兵馬使,豐安軍使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