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這么強勢的柔然人,卻被突厥人親手埋葬。
回紇本鐵勒九姓之一。
鐵勒九姓、薛延陀等草原大部,曾都是突厥的附屬。
現(xiàn)在卻分崩離析。
當前草原可不單單是這些。東部奚、契丹、室韋、靺鞨,西部有葛邏祿、突騎施余孽,往北的苦寒之地,還有堅昆等部落。
茫茫無邊的草原,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,在天寶年間交給回紇處理。
作為穿越者,知道后世的朱棣舉國之力,五征漠北,依然沒清繳草原,沒多少年瓦剌就讓數(shù)十萬明軍,血灑邊疆。
草原就是養(yǎng)蠱的地方,即便控弦數(shù)十萬的大部落被中原消滅。那些不起眼的小部落,總會相互征伐、吞并、崛起,而名震世界。
時勢造英雄,這句話不單單對中原有用,草原部落也是如此。
李瑄要以史為鑒!
輕重緩急李瑄能分清,歷史上大唐與回紇鮮有沖突。
強大的吐蕃國力數(shù)倍于回紇,是大唐的頭號敵人。
還有面對阿拉伯帝國和吐蕃雙重威脅,即將失控的西域。
“大唐人多地廣,甲胄齊全,器械如林,糧食如山,所以得勝?!?/p>
磨延啜思慮再三,給出李瑄理由。
他們回紇雖然統(tǒng)治一些部落,但跟巔峰時的突厥相比,還相差十萬八千里。
磨延啜雄心勃勃,卻不得不面對這種現(xiàn)實。
“并不絕對。相比之下,我們知禮儀,講信義。而突厥只會分勇士與懦夫。重兵死而恥病終,聽起來壯烈,但會使族人畏而不服。突厥每次與寇我邊境,勝則慶功,敗則求和,不知廉恥,這樣的國家,豈能長久?”
李瑄搖頭說道。
一句“重兵死而恥病終”、“勝則慶功,敗則求和”,聽得磨延啜臉紅,他們回紇,何嘗不是如此?
“李將軍對攻打突厥有些見解呢?”
磨廷啜被李瑄問住,他看李瑄有口辯,不想再說這些,岔開話題。
“哈哈……我只談談歷史。那是軍務,等王帥召見時再論吧!”
李瑄笑了一聲,推脫過去。
隨后,李瑄以馴馬為由,再次離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