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策衛(wèi)雖只有五十騎兵,但卻將陣形分開。
李晟率領十騎,向吐蕃禁軍左翼包抄。
薛錯率領十騎,向吐蕃禁軍右翼包抄。
目的是不放跑一個敵人。
“嘣!”
“咻咻咻……”
在李瑄落箭沒多久,神策衛(wèi)紛紛放箭。
吐蕃禁軍在猜測到唐軍有李瑄后,已經(jīng)不敢再戰(zhàn),調(diào)馬逃跑。
幸虧他們披著鎖子甲,使許多箭矢無法傷到他們。
只有寥寥幾人被射中要害落馬。
但他們調(diào)馬的時候,已經(jīng)浪費許多時間。
箭矢畢,神策衛(wèi)須臾之間就沖到他們面前。
“噗嗤!”
李瑄一馬當先,長槊直突,一名吐蕃士兵被刺穿挑飛,將另一名吐蕃騎兵砸下馬。
他憑借馬匹優(yōu)勢,不斷前馳,頃刻間,已有十余人落馬。
哥舒翰手持一柄長槍,他追上一名吐蕃禁軍后,將長槍搭在這吐蕃禁軍的肩膀上,并大喝一聲。
那吐蕃士兵惶恐回頭的時候,哥舒翰一槍刺破其喉嚨,并將其身體高高挑到五尺,然后從馬上落下。
哥舒翰家奴左車是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,他見主人挑下一個人,立刻下馬提著大砍刀,不管那吐蕃士兵死活,將他的腦袋砍下來。
然后左車提著腦袋跟著哥舒翰收人。
凡是哥舒翰殺死的人,左車就去取其首級,記為軍功。
能看出左車非常有膂力,斬人首級就像砍瓜切菜一樣。
他和哥舒翰配合默契,活脫脫就像“大小雙煞”一樣。
哥舒翰常讀《漢書》,他喜歡“智者千慮,必有一失。愚者千慮,必有一得”這句話,由于這句話是漢代謀士李左車提出的,所以將自己的家奴取名“左車”。
這也表明哥舒翰的志向,他希望自己能像李左車一樣,能提出“百戰(zhàn)奇勝”的良策,得以封侯拜將。
不一會兒,吐蕃禁軍就被殺得膽寒。
李瑄又從馬上拍下幾名吐蕃士兵,但并非有殺死他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