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歡對此還挺不好意思的,她從小在村里長大,村里人除非關系特別好,沒有互相送飯菜的。
倒也不是村里人小氣,大家日子都不好過,很多人自家都吃不飽,哪里還有多的給別人送的?說到底,還是本身的經(jīng)濟基礎,決定怎樣人情往來。
而鎮(zhèn)上不一樣了,能住在鎮(zhèn)上的,很多都是家里有工人的,就算沒有正式工作,打打零工,也比在村里簡單。
村里人壓根不知道咋找打零工的活,但住在鎮(zhèn)上顯然不一樣,好打聽多了。
就像王老太,姜歡注意到,她隔三差五就會拿衣服回來洗,起初她還以為是王老太自家的衣服,她還奇怪的跟姜樂嘀咕:“咋自家的衣服從外面拿進來?”
姜樂也注意到了,他說:“應該是替別人洗衣服賺錢。”
“啥?替人洗衣服還能賺錢?”這有些顛覆姜歡的認知,衣服順手就能洗,那用得著花錢讓人洗。
這要是在村里,得被傳成十里八鄉(xiāng)都知道的懶婆娘,可在鎮(zhèn)上,好像是習以為常的事。
“有的人家可能有更重要的事要忙,洗衣服這種雜活,反而耽誤人?!苯獦废肓讼?,解釋說:“人家的時間,用來做比洗衣服更有價值的事?!?/p>
姜歡懂了,就像是他們村書記一樣,一天忙村里的事,忙的腳打后腦勺,自然沒時間洗衣服。
不過書記有他婆娘洗,但是鎮(zhèn)上的女人人家也是有事干的,就像書記一樣,忙自己的事,不會整天圍著整個家轉。
這么想著,姜歡倒挺開心:“我覺得這點鎮(zhèn)上比村里好。”
村里好像默認洗衣服做飯這些活,都是女人來做,當然,男人們要干地里的活,這也是沒辦法的事,誰讓女人天生力氣不如男人呢?
可鎮(zhèn)上就很好,鎮(zhèn)上不單單比的是力氣,就像鎮(zhèn)上的服裝廠,因為女人干活細致,反而女工多一些。
多好啊,女人并不是方方面面都比男人弱,各有各的優(yōu)勢。
話說回來,鎮(zhèn)上人家的生活確實比村里好許多,反正姜歡住了一段時間,他們院子里的幾戶人,隔三差五就會做肉吃。
村里過得差的,一年到頭也就過年過節(jié)能吃肉,就像絨花家,以及以前的姜家。
不過現(xiàn)在家里日子好了,也能經(jīng)常吃肉,姜歡倒不至于饞,只是有些感慨而已。
但即便是鎮(zhèn)上人生活比較好,對于劉建設一家送的菜,姜樂他們還是挺感激的,人家有歸有,不能覺得人家有,給你就是理所當然的事,沒有這樣的道理。
姜樂琢磨著,給劉建設家也送點東西,倒不是要分那么清楚,只是付出是相互的,你來我往才是好的關系。
于是這天姜樂和俞和衷去村里洗了個澡回來,順便從家里拿了一罐口蘑肉醬,和俞和衷去隔壁給人送去。
姜歡沒跟著去,在家門口洗衣服。
用洗衣機洗,因為要排水,總不能在屋子里洗吧,只能在門外洗了。
姜歡正忙活著洗衣服,王老太又來了,好奇的看一眼洗衣機:“哎呦,我頭一次見這種稀奇東西,聽說賓館就有這東西,衣服往里面一丟,拿出來就是干凈的。”
姜歡沒辦法接話,也不知道說啥,就笑了笑。
王老太見她不接話,只能不情不愿地把眼睛從洗衣機上移開。
她倒想使使這啥洗衣機,整天替別人洗衣服,洗的她手都皺巴巴的,洗久了手還疼,哪像這丫頭,洗個衣服,都不用自己動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