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別的,省錢。
只招十五個縣令,若是所有縣城都安排科考點,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。
而現(xiàn)在的國庫,支撐不了。
九皇叔沒有說好,也沒有說不好,只問了一句:“你是要告訴本王野無賢才,所有的賢才都在京城?”
戶部尚書當即冷汗都出來了,再不敢說一個字。
吏部尚書和禮部尚書,本來也想勸說九皇叔,只在小范圍內(nèi)科考就行,不必勞民傷財,聽到九皇叔這句話,也不敢吭聲了。
九皇叔又不是,不知天下事的昏君,他們敢說野無賢才,九皇叔也不會信呀。
還是賀相頂著巨大的壓力,小心翼翼地問一句:“王爺,若是在整個東陵選拔人才,所有縣城的人都能參與此次選拔,那是讓學(xué)子來京考試,還是在當?shù)乜???/p>
前者勞民傷財不說,有些寒門學(xué)子也負擔不起路費,很有可能真的會錯失人才。
除了勞民傷財外,還有漫長的等待,以及京城治安問題。
要等外地的學(xué)子趕來京城,沒有兩三個月不行。
屆時,大量的人涌入京城,京城的治安也會成問題。
若是后者,讓學(xué)子們在當?shù)乜?,那就很難保證試題不泄露,也很難保證評卷的公平性。
總之,不管是哪一種,都是一件讓朝廷很難辦的事。
尤其是禮部尚書,他剛接下了組織科考的差事,聽到這一連串的問題,只覺得頭大如牛。
他原先以為,只在京城范圍選拔。
畢竟是第一次,自然是從一個地方開始,有效果了才會向全國推廣。卻不想,九皇叔卻是要搞個大的。
面向整個東陵選拔十五個縣令,讓整個東陵的學(xué)子都能來參加科考,這……這難度簡直是地獄級。
要不是還有一點理智,禮部尚書都要撂挑子不干了。
九皇叔這簡直是為難人。
“給當?shù)毓賳T一個月的時間,讓他們在當?shù)叵瓤家淮?,擇前五到前十人來京赴考。來京赴考人員由官府統(tǒng)一護送,統(tǒng)一安排食宿,并給每人五兩銀子的路費?!本呕适逭f完,特意掃了戶部尚書一眼:“有問題嗎?”
“沒有,沒有!”戶部尚書哪里敢有問題。
雖然,這也是一筆極大的開支。
戶部尚書忍不住皺眉,想著能從哪里省一點,就聽到九皇叔說:“登基大典從簡,宮中宮女、太監(jiān)愿意出去的都放出去,不愿意的就從皇莊干活,宮里不養(yǎng)閑人?!?/p>
“廢帝的妃子,家里愿意接走的,全部接走。無人接走的,愿意自立門戶,你們便準她們自立門戶,不愿意的也送去皇莊,婚嫁由自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