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就是,出身好有什么用,還不是不學無術(shù)。這是朝廷公開選拔官員,才不是什么給世家子弟鍍金的機會,就算是給他們鍍金的機會,只要我們在科考上壓他們一頭,讓他們沒有機會進入前三甲,就算是鍍金,他們也沒有資格?!?/p>
“對,對對,就該如此?!?/p>
“報考,我們一定要報考,還要好好考!”
……
在縣令的選拔公示沒有公布出來之前,世家子弟就收到了消息。
區(qū)區(qū)七品小官,還是貧困縣城的縣令,世家子弟壓根就不敢興趣,哪怕是三年后能夠官升三級,也打動不了他們。
連升三級,也不過是從七品升到副五品。區(qū)區(qū)副五品的官職,雖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,但一想到要去貧困縣城呆三年,還要干出成績才能升上去,那些世家子弟就沒有興趣。
憑他們的家世,入朝為官后,只要不犯大錯,早晚能升到副五品,何必要去折騰地去科考。
是以,選拔縣令的公示公布時,沒有一個世家子弟關(guān)注,也沒有一個世家子弟打算報考。
三年內(nèi),把一個貧困縣治理到讓吏部認可的地步,這個苦他們這些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世家子弟,真的吃不了。
哪怕可以帶幕僚去,讓幕僚做具體事務(wù),可自己也是要過問、要做決定的,不然上官考核的時候一問三不知,也不好交代。
一個貧困縣的事有多少,那些世家子弟雖然還沒有去,但他們能想象得出來。
一想到,他們未來三年,要被綁在一個貧困縣,天天被雜事纏身,沒有辦法呼朋喚友清談,沒有辦法舉辦詩會、宴會,他們就難受得不行。
不行,這個破選拔他們絕對不參加,那破縣令他們也絕對不干,哪怕三年后官升三級也不行。
然,當那些寒門學子喊出,他們這些世家子弟都是酒囊飯袋,比不過寒門學子,沒有本事考得上,他們寒門天驕一定能把十五個縣令的名額全占了時,那些世家子弟就不干了。
他們可以看不上,可以不參加,但絕不能考不上,被人看不起。
“考,不就是三年了,大不了我忍三年?!?/p>
“區(qū)區(qū)一個科考,還能難得倒我們,那些寒門學子太天真了。他們以為,他們讀幾本破書,就能強過我們世家百年的積累。他們以為,他們看的那些爛大街的破書,能比得我們世家珍藏的名家手記,比得過我們世家一代代先賢的心得筆記?!?/p>
“別說讀書了,就是論當官,我們也強他們數(shù)百倍。我們世家世代為官,累積下來的經(jīng)驗不下千余條,有先人留下來的經(jīng)驗,我們犯錯的可能性為零。”
“不說經(jīng)驗了,就是我們身邊的幕僚、家奴,都是一代代跟隨我們的人,要忠心有忠心,要能力有能力。他們那群連書都買不起的寒門,拿什么招募得力手下?!?/p>